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祁连山下牧歌高奏富民曲 ——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畜牧产业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5-11-27 21:15 大字

本报记者 马兰玲

祁连山下,牧草青青,肥壮牛羊,遍地皆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壮美风景在祁连山东端大通河和庄浪河流域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今天依旧呈现着。天祝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这一地区有着独一无二闻名于世的“天祝白牦牛”,千百年来,以“天祝白牦牛”为特色的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为给这幅壮美的牧歌图增色添彩,近年来,白手创业的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忠用实际行动,引领技术人员大力开展科技繁育,通过投母还羔带动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筹划建设天祝藏区牛羊肉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农牧民群众的养殖收入,推动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升级换代。

在陈海忠的带领下,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成为第八批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陈海忠本人今年也荣获了“全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时,他也是全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里的佼佼者。

今天,在创业发展的道路上,陈海忠正在不断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英雄部落”走出的创业尖兵

从白手创业到创建医药连锁店实现华丽转身,从商贸流通到畜牧业龙头企业实现跨界经营,在天祝县,陈海忠用十年的时间创建了资产近亿元的7家企业,向社会展示了一段“草根创业”成功逆袭的发展历程。

陈海忠,男,汉族,甘肃天祝人,1983年6月出生于天祝县朵什乡直岔村一个农民家庭。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热土上,作为土生土长的天祝人,陈海忠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人生绚丽多彩的一笔。

1998年,来自农村的陈海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威市卫生学校。毕业后,他并未从事医学事业,为了挑起家里生活的重担离开家乡,在兰州打工。

在兰州打工不久,经朋友介绍,他在一家医药商贸公司承包了药品配送业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创业,陈海忠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药品配送不但没让他挣到钱,反而亏了好几万元。

创业失败后的陈海忠一贫如洗,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并没有气馁,他认为失败只是一时的,只要辛勤劳动,总会有收获的,总会成功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陈海忠思考的是如何继续创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依旧把目光聚焦在“医药经营”上,东借西凑了几千元钱回到了家乡,在家乡找寻医药行业的创业机会。

回到天祝后,他成为天祝县一家药店的一名普通员工。在药店里,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很快陈海忠赢得了药商负责人的青睐和同事们的拥戴。

在药店打工半年后,他自己在天祝开了一家小药店,手下还有了5名员工。在经营上,他用诚信和诚意竭力为群众服务,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陈海忠终于赚到了5万多元。这是他依靠自身的勤劳努力掘到的创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有了启动资金后,陈海忠这位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的青年开始谋划建立自己的公司。2008年,陈海忠创办了“心连心”医药百货连锁有限公司,为公司定下了“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心连心”药店一路高歌猛进,快速扩张。

如今,“心连心”药店已经遍布天祝县城,其触角还延伸到了永登、武威等地,直营店总数达到28家,会员达到20余万人,仅2014年就完成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实现利润1600多万元。整个企业经营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有员工560人,员工中硕士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0人,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21%。

“心连心”药店的日益发展壮大,昭示着陈海忠创业的成功。2012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了“全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

企业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了“心连心”药店的成功,审时度势的陈海忠想的是如何把企业的“蛋糕”做大,让企业走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

在连锁药店开得蒸蒸日上的同时,陈海忠将企业发展的目光瞄向了当地资源优势明显的畜牧产业。天祝县是全省的畜牧业大县,得天独厚的农畜产品资源和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牧业的政策机遇,让陈海忠敏锐地认识到,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来了。

2013年,已有雄厚实力的陈海忠,抢抓地方政府的政策机遇,毅然创建了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使自己的创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掀开了他带领群众致富的新起点。

进军牧业惠民富民

从一开始,陈海忠把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定性为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企业发展、农民受惠、助推经济”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让企业发展与政府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消费者需求等实现了紧密结合,从而使企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2013年,公司多方筹资,耗时近一年,在天祝县松山镇建成“天祝县三洋盛移民扶贫产业园优质种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占地面积200亩,一期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0万元,共建成办公楼1栋,养殖暖棚等132座70748平方米,配套建设青贮池5个5000立方米,购置饲料运输、生产加工、饲喂设备36台(套)。

基地建成后,公司引进机械化饲喂、自动化饮水等先进技术,并引调甘肃高山细毛羊、南非美利奴、湖羊、陶赛特、杜泊、特克赛尔羊等6个品种进行改良养殖繁育,种羊生产,现存栏各种羊5000多只。“2013年,甘肃银行给公司贷款4700万元,公司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引进种羊进行繁育。”陈海忠说,公司的种羊参加农牧部门的招标后,由政府分发给农户养殖。

2013年,公司从湖羊中心产区引进优质湖羊2600多只,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驯养和观察。驯养结果显示:湖羊完全适宜在高海拔地区舍饲圈养,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采食量少、饲养成本低、泌乳性能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一方面,湖羊适应性强,不但适应圈养,还可以密养,可缓解当地羊品种单一的问题,能进一步优化当地养殖结构。另一方面,湖羊繁殖率高,经济效益明显,正常饲养条件下,可实现一年两胎或二年三胎,每胎两羔或三羔以上。这一实验性养殖的丰硕成果和有效经验,不仅为优化天祝乃至武威市养殖结构,大副提升养殖效益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还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公司本着互惠互利和群众自愿的原则,与60户贫困群众达成了“投母还羔”协议:公司为每户贫困户免费投入湖羊30只,其中母羊28只,交配公羊2只,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贫困户繁育养殖三年。期间,贫困户向公司返还适龄母羊30只,其余羊只归贫困户所有;公司收回的适龄母羊将继续投向其他贫困户,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相当于,给每个贫困户免费借8万元,让其滚动发展。按照湖羊的繁殖生产能力来说,三年30只湖羊可以繁育400只湖羊。”陈海忠说,对以前搞养殖的移民来说,“投母还羔”让其走上致富路。

“投母还羔”在整个南阳山移民点及周边地区得到了群众的热忱欢迎和高度赞扬。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还为群众免费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良种及养殖技术,使群众发展有了资本,有了致富产业。

在这基础上,公司把企地双赢作为拼搏发展的终极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全力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通过下派技术员上门服务、组织开展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从种质更新、技术服务、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服务。公司已先后为60多户群众提供种羊2000只,已无偿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养殖户1300多人,发放养殖技术资料3000多份。全力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守合同重信誉”企业、甘肃银行甲A级信誉企业、“合格职工之家”企业。

在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陈海忠也迎来了创业的鼎盛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又创办了天祝县民盛商贸有限公司、天祝县金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祝县三洋盛白牦牛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仅民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就有商户76户,安排就业200多人,年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

截至2014年底,他的企业总数达到了7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实现利税1.25亿元,年均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共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600多名,每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在3万元以上。

2015年,陈海忠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科技引领做强企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是关键。对于以养殖为主的三洋盛公司来说,则是利用养殖基地的优势,依托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三洋盛公司按照《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工程规划》,将企业定位为集牲畜饲养、牧草种植、养殖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农副产品、畜产品、有机肥料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头号战略来实施。

天祝县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处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天祝白牦牛生产核心区。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然而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面临的是出栏率低、效益低下等难题。

面对这些难题,三洋盛公司积极从国外引进种羊,在养殖繁育期间,在公司建立了“武威市高寒地区绵羊改良及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组织技术人员向科技研发“开战”,以此占领科技制高点,实现“以科技撬动效益”的目标。公司积极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天祝县畜牧推广站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技术协作关系,并常年聘请兰州大学反刍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发第、省农牧厅潘生功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提升养殖的效益和水平。

两年多来,公司已先后开展胚胎工程研究、分子生物技术、优质肉羊杂交组合等研究项目4个。公司项目核心技术“一种便于牲畜人工受精的装置”和“一种良种绵羊培育隔离系统”,2014年获得专利授权,公司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特别是2014年,公司针对天祝县高寒阴冷地区传统肉羊生产性能低下、出栏率不高、良种肉羊覆盖率低的现状,引进良种肉羊,集成人工授精、母羊发情调控、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培育适合高寒阴冷地区发展、遗传特性稳定的新品系“三洋盛羊”,目前正在开展高效饲养管理及集约化繁育技术研究。

从成立到现在,短短三年时间,依靠科技创新,三洋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天祝畜牧界的“科技领军企业”,为推动天祝县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先后被省农牧厅审定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被农业部授予“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创新图强情系社会

经过3年多的发展,三洋盛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质的跨越发展。

如今,作为天祝畜牧发展的“科技领军企业”,三洋盛正借助藏区区域优势及天祝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肉食品需求旺盛的市场,积极抢抓武威市委、市政府及天祝县委、县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牧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年初,公司规划提出了“天祝藏区牛羊肉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这一项目计划投资1.35亿元,占地面积100亩,计划新建年屠宰牛1万头及羊25万只的肉食品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并配套建设生产车间、调温式冷却排酸库、剔骨分割包装车间、成品辅料库、全智能化冷库等辅助设施工程。“这一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稳定牛羊的价格,带动群众养殖的积极性,增加群众的收益,通过深加工提升天祝畜牧业发展的品牌和竞争力,特别是白牦牛的品牌知名度。”陈海忠说,经天祝县政府授权,公司拥有白牦牛品牌的商标使用权。

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经营产品分为高端冷鲜系列、带骨肉系列、风干牛肉系列及酱卤制品系列,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可上缴税金18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可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可带动3600多户养殖户年增收5000多元。

同时,公司还计划建设年产3万吨冷库冷链物流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838.39万元,新建全智能化冷藏库2座,调温式冷却排酸库2座;引进先进制冷、通风、温控等相关适用储藏设备63台(套),并配备其它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该项目以“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为基础,旨在开拓市场,提质增效,建成后可延伸畜产品产业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使雪域高原牛羊肉走向国内外市场。

未来,随着这一项目的建成,公司将形成“优质牧草种植+规模化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废弃物沼气发电及有机肥料生产”的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有利于推动天祝雪域高原牛羊肉作为无污染绿色食品走向全国市场,走出国门。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公司采用“品种改良+快捷扩繁+投母还羔”的模式,建立示范村、户,逐步形成规模经营,走出了分散经营、统一繁育、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海忠来自农村,他的根在这里。不论是在艰辛的创业期,还是在跨越发展的成功期,他始终竭力回报家乡,回馈社会。

10多年来,当看到母校的学生白天喝不上开水时,他送去了热水器,还为每个学生买了水杯;当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后,他拿出自己一半的积蓄,向灾区捐款1万元;当家乡贫困学子面临失学时,他每年拿出2万多元,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当天祝县敬老院遇到困难时,他决定连续3年每年拿出10万元,为老人们送去温暖。

松山镇鞍子山村残疾人较多,特别是贫困残疾家庭较为集中。陈海忠了解这一情况后,2014年初,为帮助残疾家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洋盛公司和天祝县残联积极对接,成立了扶残助残组织——天祝县三力源残疾人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会员86户。陈海忠积极邀请养殖专家,依托企业自身优势,为当地贫困残疾人免费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养殖新技术,提高养殖水平。目前,已无偿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发放养殖技术资料3000多份。为残疾人给予物资帮扶,以缓解贫困残疾家庭生活压力为目标,已先后为86户残疾贫困家庭发放米、面、油、热水壶、饭盒等生活必需品,价值3万多元。为残疾户提供养殖帮扶,采用“品种改良+投母还羔”模式,对贫困残疾家庭养殖的绵羊进行提纯扩繁,走出了分散经营、统一繁育、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至目前,已先后为3户残疾贫困家庭免费提供种羊30只。

“企业来自社会,理应回馈社会”这是他的人生信条。近10年,陈海忠先后为当地敬老院、“希望工程”、地震灾区等捐款捐物50多万元。

2014年9月他多年扶残助残,帮扶贫困残疾人先进事迹《扶残助残 合力而为》被武威日报刊登;2015年4月他的良种繁育肉羊养殖基地被武威日报刊登;5月甘肃省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实干·创业·圆梦》被武威日报刊登;2015年7月热心资助敬老院先进事迹《饮水思源报春回》被武威日报刊登;8月他的先进事迹被《共和国的脊梁》编辑部宣传特刊入选刊登;10月《扶残助残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先进事迹被武威日报刊登;11月他的先进事迹被《中国力量·百名创业家风采》入选刊登。

祁连山下牧歌高唱,情系藏乡谱写华章。10年来,陈海忠艰苦创业,热心助民,在自己实现创业致富的同时,还在带领当地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如今,在这条康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群众跟着陈海忠骑着牛羊奔小康。

新闻推荐

连城土司鲁贤治“土民”

连城鲁土司衙门元、明、清时期,在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分封各族首领充任并可世袭的官职,叫做土司。这是封建王朝为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土司有武职和文...

天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祝藏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