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富民产业下山入川奔小康 ——天祝藏族自治县推进***行动纪实

甘肃日报 2015-04-29 14:37 大字

培育富民产业下山入川奔小康

——天祝藏族自治县推进***行动纪实

马顺龙

新一轮扶贫开发特别是国家和省上作出全面实施***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天祝藏族自治县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贫困乡镇,瞄准贫困村户,全力打响了***攻坚战。到2014年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66万人,6个乡镇、8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贫困面由50.8%下降到24.9%。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端,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是全省58个国扶贫困县之一,也是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县。2011年省上界定重点贫困村142个,贫困人口8.76万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建设“短板”多,增收渠道单一,贫困成因复杂,加快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艰巨。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决贫困问题、不让一户贫困群众掉队、不拖全市全省后腿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大任务,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富民行动重大机遇,按照“一心一川两翼”发展格局,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在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移民搬迁、金融支持等方面聚焦发力,紧盯整体脱贫和全面小康两大节点要求,着力推进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扶贫开发步伐明显加快。

天祝藏族自治县坚持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及时调整充实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行业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推行县级领导包抓乡镇联系贫困村制度,每个县级领导包抓1个贫困乡镇、联系1个以上贫困村、3—5户贫困户,每个部门联系一个贫困村,按照“户不实现脱贫致富不脱钩、村不实现全面小康不脱钩”的要求,在抓好包抓乡镇扶贫工作的同时,抓好分管领域的扶贫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扶贫工作站,配备扶贫专干,并从省市县乡四级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中选派组建了7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天祝县“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规划》《天祝县深入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天祝县“下山入川”工程生态移民规划》《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搬迁规划》《天祝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户***扶持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规划,为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提供了政策和措施保障。

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优先解决贫困村水、电、路、房等“短板”为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项目,全力加快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整合资源推进扶贫开发的办法,以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为平台,引导涉农项目和资金向贫困乡村倾斜,2011年以来,累计整合涉农资金77.44亿元,实施了涉及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各类项目535项,建成农村公路949.6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60.4%,解决了5.67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8%,全县行政村组通电率达100%,自然村通电率达到97.94%,改造农村危房1.81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率达到66%,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单打独斗、大水漫灌的局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天祝至青海互助二级公路、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石门河调蓄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开工实施,确保了全县扶贫开发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天祝藏族自治县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扶持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果蔬菌产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和以马铃薯全膜垄作为主的旱作农业。以户均3亩棚、棚均收入2万元为目标,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3.67万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小区)1087个,高原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9.1万亩,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49.1万亩,初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多品种、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培育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72户,发展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辐射带动贫困户0.82万户,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扶贫效益明显提升。

天祝藏族自治县把解决分散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农牧民贫困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市区农林场、南阳山片安置、进城入园、县内易地搬迁安置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8.91亿元,搬迁高深山区贫困群众7052户31619人,建成华藏寺镇黄草川、炭山岭镇炭山岭村、打柴沟镇火石沟等28个县内易地搬迁安置点,向市区农林场搬迁安置798户3756人。特别是启动实施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工程,规划利用3年时间,将现居住在高深山区3万农牧民全部移居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南阳山片区。供水工程于去年7月份通水运行,开工建设2号、3号、6号移民点,建成移民住宅732套,建成设施农业1.66万亩,同步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搬迁安置移民1090户4000人。今年规划扩建和建设2号、3号、6号、8号、9号和大圈湾5个移民安置点,规划新建住宅1235套,搬迁安置移民5500人。通过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从根本解决了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生产生活融入现代、发展方式集约多元、生态环境恢复修复,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多赢。

天祝藏族自治县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贷款,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双业贷款、双联贷款、妇女小额贷款规模,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扶贫资金互助社,支持农村信用社在贫困地区增设金融便民服务站,探索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新农宅建设等抵(质)押贷款品种,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确权登记颁证,扩大贫困地区产权抵押贷款规模。止目前发放惠农贷款30.19亿元,受益农户达4.5万户。建成扶贫互助社73个,贷款余额达1722.24万元,争取并成立中和农信天祝自立服务社,发放贷款1100多万元,为农牧民发展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天祝藏族自治县不断强化“以县为主”项目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将有限的资金向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倾斜。2011年以来累计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小型水利、道路建设、科技扶贫、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方面项目200多项,累计兴修梯田3000亩,铺设人饮管道11.5公里,实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38项,新建设设施农业2863亩,引调良种畜4100多头只。安排扶贫贷款贴息478万元,撬动信贷投入5.08亿元,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100余户。累计培训“两后生”2180人,有2700名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并实现90%以上稳定就业。争取和落实藏区对口帮扶资金9305元,实施帮扶项目56项。在县级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按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县财政每年投入设施农业发展扶持资金在1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天祝:提升财力惠及民生

天祝:提升财力惠及民生自2012年起,天祝藏族自治县免除本县籍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住宿费、课本费,并为寄宿生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生活补助。由此,天祝在武威市三县一区中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并走在了全...

天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祝藏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