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展高原农村经济最佳路径
探索发展高原农村经济最佳路径——天祝县推行主体生产模式强农富民纪实
本报记者 马顺龙
近3年以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武威市委提出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根据天祝雪域高原不宜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实际,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推行“设施农牧业+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探索出了一条高原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最佳路径。去年,全县特色农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全县牛、羊、猪养殖量达165.44万头(只),草原散养鸡养殖量达61.53万只,实现主要畜产品产量1.74万吨,实现畜牧业增加值3.63亿元。
天祝县地处海拔2040-4874米之间,是国扶贫困县。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近3年来,天祝县按照“一川四片”(金强川、哈溪片、松山片、莫科片、夏玛片)的产业发展布局,制定了《天祝县金强川高原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天祝县草食产业发展规划》《天祝县红提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和《天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等五大特色产业专项规划,围绕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特色农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全力打造以设施果蔬、食用菌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基地和以天祝白牦牛、高山细毛羊、杂交肉羊、肉牛和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基地。县上成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力推进主体生产模式。按照部门职责,逐项细化分解任务,逐级落实工作责任,把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向设施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等农业重点工作集聚,增强工作合力。完善考核考评办法,将各项工作指标纳入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目标体系,年终统一组织考核,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具体规划到位、群众参与到位、资金筹措到位、技术服务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天祝县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草原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每年筹措资金近1亿元,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对日光温室建设、养殖暖棚、畜种改良、旱作农业、草原散养鸡养殖、农机具购置、特色农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扶持补助,充分发挥以奖代补、补奖结合、大干大支持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助推了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县上还整合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及水、电、路、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民贷款作为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瓶颈”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扶持政策配套助推设施农业发展。
天祝县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服务能力。县上通过一个部门包抓一项产业,一项产业挂靠一批科研院所,连通一条农业信息网络等办法,常年聘请华中农大、甘农大、农科院专家,对设施农牧业进行现场指导,提供技术咨询,凭借他们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在基地建设上,紧抓市场需求,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按照传统农业科技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路,强化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成立专家组,确定主导产业,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形成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推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服务制度,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全面系统地开展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提升了特色产业效益,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推动设施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天祝县按照“沿路沿线、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在抓好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友爱科技扶贫示范园、食用菌科技示范园等现有示范点的同时,每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好设施农牧业、旱作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等县级示范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帮扶,做到“点”上抓示范、抓连片、抓区域,“面”上抓培训、抓服务、抓销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点的样板效应,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培育壮大正阳、天润、介实等一批与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关联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加工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大产业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与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不断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方位拓展农畜产品销售市场。目前培育扶持的正阳、天润、介实、福乐、高原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00个。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7.17万亩。天祝县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了“介实”“乌鞘岭”“天祝白牦牛”“高原红提葡萄”“哈溪人参果”等多个特色品牌,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大中城市及港澳台地区,还出口到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高山嫩豆苗、荷兰豆、甜脆豆、高山娃娃菜等1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A级食品认证,人参果和红提葡萄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红提葡萄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天祝白牦牛”和“天祝白牦牛肉”特色畜种及产品由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天祝县按照“设施农牧业+草原畜牧业”的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培育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县上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总体规划,坚持“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菇则菇、宜畜则畜”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动员、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等措施,全县日光温室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建成设施农业面积5.65万亩,其中:果蔬菌日光温室1.8万亩,养殖暖棚3.85万亩,先后建成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打柴沟镇上河东日光温室示范园、华藏寺镇黄草川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松山镇中大沟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和哈溪镇东滩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等集中连片示范点84个。去年,全县日光温室生产各类果蔬产品5352万公斤,实现产值1.8亿元。今年,计划建设日光温室2800亩,目前已开工建设1583亩,年底全县日光温室总规模可达到2.1万亩。以日光温室生产蔬菜、人参果、红提葡萄、食用菌等为主的设施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新亮点。
天祝县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坚持打绿色无公害特色牌,着力推进“草畜强县”发展战略,努力向牛羊大县、畜牧大县的目标迈进,草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3.85万亩,建成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256个。今年计划建设养殖暖棚1.47万亩,目前,已落实建设地块14999亩,年底全县养殖暖棚总规模将达5.32万亩。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牲畜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建成绵羊人工授精站109处,年改良授配能力达到26万只,建成黄牛冻精授配站36处,年改良授配能力达到1万头,为推进全县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大力推广小黑麦、甜燕麦等优质牧草新品种,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28万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从“业余户”到“专业户”从“业余户”到“专业户”本报通讯员蔡泽成如今,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周家窑村村民拜德宽已是当地有名的养羊专业户。而用他自己的话说,10年前他还是一个养羊“业余”户...
天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祝藏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