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带来好日子

武威日报 2018-11-08 16:40 大字

凉州区武南镇马行河村村民在采摘西红柿。

本报见习记者孙丽娟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凉州区武南镇马行河村,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棚,扑面而来的是满目绿意,拳头般大小的西红柿挂在枝上,正值丰收,煞是诱人。

在一座日光温室里,马行河村三组村民孙爱萍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红柿。谈起如今的收入,孙爱萍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成为企业的股东后,每年可以分红,自己在园区内打工每月也有稳定收入,再加上自家种植的一座日光温室收入,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孙爱萍从村民到股东的转变,得益于武南镇大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

2017年1月,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武南镇把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列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承接企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方式,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将集体资产、土地经营权入股园区等方式,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马行河村一、二、三组170多户村民将手里400多亩耕地的生产经营权集中委托村集体管理,村委会以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两户农业企业发展日光温室产业。

如今的马行河村,大多数村民跟孙爱萍一样,凭借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村民们以土地入股,既拿租金和分红,又可以在企业打工拿工资,日子变得富足起来。

“委托经营的土地期限为15年,前5年每亩地村民可保底分红850元,第二个5年保底分红900元,第三个5年保底分红950元。村委会成立劳务服务合作社,从建棚到管理都由当地群众参与,将群众从闲散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每人每天还能挣到80元到200元不等的收入。”马行河村党支部书记侯忠元介绍说,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全村首次分红的34万元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村民作为产业工人的180多万元工资也全部落实,使群众真正分享到了“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新闻推荐

解难点 除痛点 疏堵点 凉州区税务局开展纳税服务改革侧记

本报记者伏润之通讯员刘永生“真是太感谢了,如果不是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办理业务,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拿到这20辆新车的...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