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土文化与影像

甘肃日报 2013-12-18 20:00 大字

乡土文化与影像

艺术杂谈:乡土文化与影像

□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 克

甘肃地域狭长,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的接触地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铜奔马的故乡武威雷台到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从古罗马军团失踪之地骊靬古城到鬼斧神工的魔鬼城;从大地湾地下博物馆到东方金字塔泾川西王母宫;更不用说香包皮影地坑院和剪纸布艺唐卡的源远流长,所有这一切,无一不引发人们对这片神奇地域悠远的遐思。

以此为依托,曾出现过一批优秀电视作品,如纪录片《秦风之源》就取得了一定成绩。范长江在上世纪30年代曾入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写出《中国的西北角》,埃德加·斯诺赴陕北写出《西行漫记》,可见乡土西北是研究者的选择之一。

同时,本土影像制作者也需要与国内其他地域之间的交流平台。统一的主导思想是挖掘乡土文化的潜在资源,突破以往就历史说历史的窠臼,将历史与现实生活拉通,找到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交汇点,把乡土历史文化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史实和故事,与当前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从平凡人物身上去寻找大主题、大文化的落脚点。

内容是本土的,鲜活的;人物选择应该是多元的,本色的。如此,便能使观众对乡土历史文化的关注,从开始的知识结构的层面,过渡到去观照人们在变革的现实社会中自身的行为轨迹。

与此相适应,为了面对如今高度普及、快速多元的大众文化的现实需求,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应是集中关注城镇与乡村人们的文化生活状态与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中国是农业大国,西北农业发展规模较大,创作资源丰富。但不一定要局限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圈子,应从更深广和久远的历史视野中去思考“土地”和“乡村”的含义,由此凝结为“乡土”概念。

作为负载着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土地联系着人类生存的最悠长的历史。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一个步伐,都凝聚着土地的欢欣与哀痛。乡土情结在相对落后国家和比较落后地区显得异常繁荣和突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更具文化穿透力。

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土质松软肥沃,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土地上。因此,抓住土地就抓住了农业国度中大批受众的眼球。中国当代乡土情结从整体上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的历史深度和当代走向,因此,把握住乡土命题,就把握住了中国人的乡土根性。

乡土情结在现代西北人身上依然强烈。进城的农村人有着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从农村的田野河畔度过童年、如今在城市里供职的白领、蓝领们,他们心中无时不在眷恋着记忆中的那片土地;就算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们不也对仅有的几次回乡寻根的经历咀嚼再三吗?

我们对城市的危机、压力和困惑之感,总是伴随着对乡村的恬静、质朴和单纯的向往之情而存在。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有一个声音不时在回响,那就是乡土情结。

乡土影像自然可以纳入我们视野,那里有乡土社会特有的风俗民情,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浓郁的乡土气味;对当前社会中乡土人物的追踪,揭示其内在神韵;呼唤乡土精神,探索乡土生命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对中国人生命形态的历史展现和现实比较;沿袭着传统耕作方式的山民与作为现代意义上土地主人的子孙之间的精神和行为上的冲突;流传在古老村庄中的远古神话与本民族文化现实生存处境的包容与衔接;还有乡土环境中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和粗犷雄放的直率人性……这一切,都为乡土影像准备了物质和文化上的深厚积淀。

因此,推出系列乡土影像可能是影像制作者的又一重大选题。正是因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共同文化心态的把握,乡土影像既有本土的、地域的鲜明烙印,又有着超越地域的,超越本土的、开放的可能性。21世纪的变革仍然无法将农业文明的脐带割断,本土化的影像一旦融入本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和现代情结,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在现实情况下,本土影像制作者需要与国内其他地域之间的交流平台,而突围的契机也由此产生。在乡土情结的大背景和跨区域的大传播思维中,乡土影像能否成为中国影像仓库中的重要藏品,对影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省交通厅:让百姓出行更顺畅

省交通厅:让百姓出行更顺畅本报记者牛彦君让出口不堵塞,让交通更顺畅,是广大群众的期盼,更是省交通运输厅抓整改、见实效的着力所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高度...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乡土文化与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