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弘扬华夏文明精髓 复兴丝绸之路文化

甘肃日报 2013-10-14 08:27 大字

弘扬华夏文明精髓复兴丝绸之路文化

——丝绸之路文化峰会特邀嘉宾演讲摘登之二

建设现代影像丝绸之路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  王瑶

什么是影像丝绸之路?就是充分利用影像反映21世纪丝绸之路的内涵和特征,就是让古老的丝绸之路与现代摄影相碰撞。

影像丝绸之路囊括了影像记录的真实性、深刻性、广泛性、丰富性等特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与其他媒介进行着融合,比如说3D影像、微电影以及4D全新影像技术等。我们可以看到,摄影以无可比拟的大数据量、全景视角和丰富的样式,使得面对丝绸之路题材的时候足以如鱼得水。我想强调的是影像丝绸之路的核心是人,这包括人的创造、人的生活、人类的文化延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等等,我们要始终把核心、把重点放在人身上。

在网络信息时代打造影像丝绸之路,是当代中国摄影人的时代命题。应该进一步提升影像丝绸之路的专业性,在摄影大普及条件下,研磨专项题材,推出精品力作。从宏观层面看,摄影家可以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角度研究丝绸之路这个关乎全球一半人口的多维巨变的命题;从中观层面看,摄影家可以以科学的、发展的、人文的和辩证的态度探讨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生生不息的观点;从微观层面看,还可以面对局部地域特殊时段和特定人群或主题进行全景式的专题呈现。

影像丝绸之路还应该增强大众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摄影家和爱好者队伍,在全民摄影的时代,我们应该鼓励大众关注丝绸之路题材;要进一步扩大影像丝绸之路的国际性,以摄影这个国际化语言为媒介,推动丝绸之路为纽带的国际交流合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丝绸之路手机分享平台、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微画册大赛、命名准入或提倡丝绸之路中国段乃至沿线其他国家建立丝绸之路主题酒店等方式拓展丝绸之路的多媒体化。

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用人和动物的脚步丈量,用眼睛观看;两千年后的丝绸之路,用现代交通工具贯穿,用影像传播。今天的行走书写、拍摄更加考量我们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胸襟,影像不仅作为表达的媒介,更加作为传播的载体,通过更多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人们的眼睛和双手,让历史与精神的价值蕴含其中,影像丝绸之路从而绵延永久。

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寻找丝绸之路

当代世界著名摄影师  麦克·山下

我认为甘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心地带。要走完丝绸之路,必须要经过甘肃。

我拍摄的路线和马可·波罗当年的路线是一样的。他是第一个从丝绸之路上经过的旅行家,他把丝绸之路介绍给了全世界以及全中国人,这在十三世纪的时候是从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我沿着马可·波罗当年所走的路线,一路向东,从罗马到中国,忠实地还原马可·波罗的旅程。我确信马可·波罗当年确实从罗马来到了中国,他在行记中描写的一些山川、地貌、民族、风情,真实地存在着。

在我拍摄的照片里有敦煌的鸣沙山,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提到在这里的沙丘中行进会发出声音。到敦煌的时候,我在思考怎样取景,怎样拍出一幅风格迥异的照片,通过照片让人们感觉像是回到了马可·波罗所在的那个时代。

我来过嘉峪关两次,一次是拍摄马可·波罗行记,还有一次是为了拍摄长城而来。这个地方是长城的一段,为什么马可·波罗没有在行记当中提到长城,可能汉代修筑的长城比较低,高度只有三米。我希望这些地方不要被过度的旅游开发破坏,不要人为地破坏它。

在历史和神话交织的道路上关注现实

中央电视台编导  李文举

我以我们拍摄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历史和神话交织的道路上如何关注现实。

丝绸之路是一条概念之路。没有路牌,只是一条连接波斯与中国,连接地中海与中国的道路;也是亚欧大陆古代文明之间交流的道路。可以说,在某个时间段内,丝绸之路涵盖整个世界。

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开始的方向是讲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人物,比如张骞、班超、解忧公主等,鸠摩罗什、杜环、高仙芝、太和公主、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丝绸之路的现实,却越来越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所以三年来,我们从历史出发,带着历史的意向,走过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等8个国家,去寻找丝绸之路的现实。总共拍摄了100多个人物,4万分钟的素材,但成片只有400分钟,是百分之一的比例。

阿拉伯商人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我最想讲、感受最深的就是甘肃要走出去。

走出去没那么可怕。甘肃是一个内陆省份,更应该积极走出去。甘肃人有非常好的韧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活得很好。比如拍摄纪录片时,能在吉尔吉斯斯坦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在很多地方看到中国制造的玩具。像这种看似很小,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或许平时看不出来,但慢慢就会生根发芽,慢慢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沿着丝绸之路开创自己的生活,只需要大家勇敢地走出去。

影像丝绸之路的当代再发现

自由电视人  蒋乐群

电视纪录片是怎样把一个小众化的东西变成大众化的东西,不是说越艰难、越复杂越好。电视纪录片不是学术论文,能够让大家看得很舒服,感受到其中的历史,那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能把时代追求最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才是纪录片的价值,好的纪录片平均收视率都是在8%到10%,几乎涵盖了社会的精英人士,而这些人基本决定了社会的走向。

我这次到甘肃,感受最深的就是敦煌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只有敦煌文化能延续一千年。除了敦煌文化,再也没有第二个东西可以表现中国人在这一千年来的伟大追求和超越,这里边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去阐释。其实,纪录片不是给人结论的。与其说,纪录片给人结论,不如说给观众一些需要解决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很多同行有感受,脚本写好了、也想好了怎么拍,但其实更多的是在现场发现、遇到让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或许,这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才可能让观众得到启发和思考。

以影像志重构地方文化版图

中国新影集团党委书记  杨晓民

这次丝绸之路文化峰会把丝路文化与甘肃文化联系起来,我从影像角度如何建立甘肃文化版图提点建议。

首先,丝绸之路文化不能代替甘肃文化,但可以用丝路文化整合、提炼、重建甘肃文化。如何整合、提炼、重建甘肃文化,从研究方面应该有一些思考。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丝绸之路文化也是甘肃文化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它是印度文化、欧洲文化、伊斯兰文化大交汇的地方,这在中国是很少有的。

那么,丝绸之路的精神是什么?对话、互利、共赢。所以要在精神层面打造甘肃文化板块,可以借助丝路文化来构建甘肃文化。我认为可以有多个主题的板块。甘肃的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石窟文化、敦煌文化、城市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史前文化和遗址文化。

虽然不要用丝路文化代替甘肃文化,但可以用丝路文化的开放精神和丝路文化的视角来打造甘肃文化的这些板块,将甘肃文化打造成西部的文化亮点和文化新高地。通过影像对甘肃文化版图进行整理、提炼、塑造,对文化价值进行开发,再进行文化产业升级,形成文化产业链。

同时,影像出来以后,可以以此为品牌推动甘肃的文化发展,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值得注意的是,甘肃文化最大的核心和亮点是开放性、包容性,要放眼世界,提高甘肃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丝绸之路在史前就是友好往来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王巍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是广为人知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大家可以看到,从中国汉代的洛阳、长安经过中亚、西亚一直到欧洲。

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或者中国内地的这些人与以西地区人的交流,是不是从汉代开始?答案肯定不是。

文献中记载着西周穆王游历四方的故事。穆王所去的地点有很多的争论,我的观点认为它应该是在甘肃和新疆东部那一带。根据这样一个文献,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的交流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中期,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左右。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先民们就与西域地区的居民发生了交流。与此同时,丝绸也在这一时期被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所发明,并传播到西方。大约在距今5000年到4500年前,在西亚地区出现的冶金术、小麦、绵羊和黄牛的某些种类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了中原地区。

丝绸之路自史前时期就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与生活在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人们的友好往来之路,互通有无之路,相互学习之路,共同发展之路。

中华文明正是由于同其他文明的不断交流,才保持着活力蓬勃发展,生生不息,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连绵不断,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我们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丝绸之路的精神,就是要让它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得到更大的发扬。

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易华

大约五千年前,西亚和中亚部分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逐渐形成了世界体系。大约四千年前,东亚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世界体系,和欧洲一样,东亚也是这个体系的边缘地区。

一、青铜之路与中国的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早期的青铜器是比较孤立的马家窑铜器,出现在甘肃地区。丝绸之路不只是青铜,我讲述其中最重要的内容:马车、山羊、绵羊、黄牛、小麦、砖建筑、洞室墓与墓道和火葬、战争、金器等。

我举的这些例子大致可以看作青铜时代的标志,中国都具备了这些标志,所以我认为可以把中国并到青铜时代的世界体系当中。

二、西亚中亚既是欧洲的东方,也是中国的西方,世界体系中心与外围是相对的,因时而变,且可有多个中心,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中国既是边缘,也是中心。

三、青铜时代以小麦为标志的农耕文化和以马为标志的游牧文化传播亚欧大陆,形成了世界体系。青铜时代世界体系学说将中国整合到世界,有助于透彻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甘肃段酒历史和酒文化

甘肃武酒酒业集团总经理  冯淑刚

以酿酒的眼光打量丝绸之路,听到的、看到的、喝到的都是美酒;在我们眼里,丝绸之路也是美酒之路。作家张海龙在散文集《西北偏北,男人带刀》中说“从兰州一直向西……这么一条狭长的地方,唤作河西走廊。西北人称这一带为‘河西酒廊\’。无他,只因此地产美酒,盛产酒徒,酒事颇盛之故。”“河西之地,县县有酒厂,人人皆善饮。”

我把河西走廊的酒习俗总结为三句大白话:见天就想喝酒,见事就想喝酒,见人就想喝酒。下面,我们来梳理丝绸之路甘肃段酒历史的三个主要时期。

一是新石器时代中叶西渐的发酵酿酒时期。新石器时代中叶起,大概距今5000年、4500年和435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和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先后扩散到甘肃武威、张掖和酒泉;随着这三波中国农业文化向西扩散,有意识利用粮食发酵酿酒的技术引入到整个河西走廊。

二是汉代起从中亚引种葡萄并利用葡萄酿酒的时期。西汉从中亚引进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而甘肃武威和河西走廊是从中亚引种葡萄的前沿地区,也是最适宜种植葡萄的优质产区。

三是西夏始创蒸馏酒的时期。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察榆林窟,在3号窟发现了绘有“蒸馏法酿酒”的《千手观音经变》图。1959年,李约瑟推测它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蒸馏酒图”,并将其推测的观点收录在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本报记者 施秀萍 李欣瑶 摘录整理   本报记者 盛学卿 摄影   本版编辑 曹蕾

新闻推荐

武威效能风暴行动成效明显

武威效能风暴行动成效明显武威效能风暴行动成效明显本报武威讯(记者马顺龙)今年以来,武威市持续推进效能风暴行动,力度上再加大、内容上再深化、措施上再加强,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和干部作风转...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