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之路 ——武威市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实践探析

甘肃日报 2013-05-15 21:56 大字

本报记者 吕宝林

4月16日下午,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楼,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几个即将开标工程的信息。

进入4月份,这里每天都有七八个项目进行交易,参与交易的企业众多,甚至带火了周边宾馆的生意。自2012年9月20日中心投入运行以来,这里共交易项目364项,交易总额达49亿多元。

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黄文表示,有这个好成绩并不奇怪,因为中心现在是全市唯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内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都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

打造统一规范平台

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前,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分散在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区。

2012年6月,全省效能风暴行动启动,要求打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攻坚战,整合招投标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武威市迅速行动,短短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交易中心,创造了效能建设的武威速度。

武威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学民说,统一交易中心的快速建设,既是武威市效能风暴行动的重大成果,也是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数据显示,武威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保持高位运行。2010年至2012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2.7亿元,其中2012年达到510.62亿元,增长68.25%。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2亿元,增长32.22%。

“环境不好谁还来投资?!”李学民说。正是基于此,中心的建设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中心的启用,同时宣告了中心以外武威市境内其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12年10月,武威市纪委、市监察局联合发文,要求把列入《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中的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集中交易。(转4版)

(接1版)交易目录中的交易活动涉及8大类120多个项目,包括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依法必须招投标的建筑工程、效能工程、水利工程、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特许经营项目等。

长期以来,公共资源交易都由所属行业和部门管理配置。因此,公共资源交易由分散到集中必然涉及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自然也伴随着阻力。

为了集中,武威市纪委副书记、市效能办主任祁葆中有段时间一直忙着开协调会。他说,一些部门领导不愿意移交交易事项,并不完全是因为部门利益,而是不想在自己手里丢了“阵地”,落个“败家子”的骂名;但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坚决,主要领导强调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换思想就换人”。

2012年12月12日,武威市纪委、市监察局再次联合发文重申:凡是在武威市范围内开展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凡是列入《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必须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阳光交易。对弄虚作假、体外循环的,一经查实,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将对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根据规定,全市已有的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办等招投标机构和交易市场,县区各类招投标机构和交易场所很快整合撤销,按照“应进必进”原则,8大类120多项交易活动全部进入中心交易。掌握在部门和行业手中的评标专家也移交到了中心,很快建立了中心的评标专家库。

如何确保“阳光交易”

统一的交易平台有了,如何才能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4月16日下午3时许,当天开标的5个工程评标工作开始。工作人员通过电脑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评标专家。被抽到的专家接到通知后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交易大厅。黄文说,“这么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专家与招投标相关单位和人员接触”。

武威市设计院专家焦祺祖接到通知后匆匆赶到。进入中心三楼大厅,工作人员将他领进休息室,递给他一张表格,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即将参加的是凉州区廉租房室外硬化、绿化、亮化及附属工程的评标工作。在表格中填完个人信息后,他被要求将手机等物品放入储物柜内,然后通过安检门禁系统进入评标室。评标室内设有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竞标企业负责人和代理人可以在候标大厅内通过大屏幕监督评标全过程。同时中心选聘的监督人员在专门的监察室内也对评标过程进行监督。

开标工程中有两项工程的业主单位是武威市人社局,但评标专家中却没有人社局的代表。黄文说,业主单位代表参加评标,评标过程容易受业主单位态度影响,难以保证评标结果的客观公正。所以中心成立后专门出台规定:“除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技术性比较复杂的招标项目外,今后凡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人一律不再委派代表参加评标,项目主管部门和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和评标委员会成员参与评标。”

对此,当天以监督员身份出现的市人社局法规科科长李金祥评价说:新规定让业主单位“超脱”了。

参加投标的北京建丰集团甘肃分公司的刘文斌说,他是第一次来武威参加投标,人生地不熟,所以更希望评标过程客观公正。他说,感觉还不错,组织很严密,大家不用再去跑关系,而是集中精力做好标书,“比拼实力”。

甘肃新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的孙福萍也是第一次来投标的,她认为投标过程公开透明,现场抽取专家等方式让竞标更公平,而且明令取消了评标专家以外其他工作人员的补助费、规定中标企业不得宴请,减轻了企业负担。她说,即使这次投不上,也会再找机会来投资。

“应进必进”不是终点

借助效能风暴行动的强大推力,武威市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共资源在同一平台上的集中统一交易,成效明显,社会反应良好,但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采访中,武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企业对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管”和“办”仍需进一步明晰。按照“政府指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原则和“一委一办一中心”的模式,武威市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代表政府监督管理交易中心运行,交易中心则是具体的操作平台。现在架子搭起来了,但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明晰权责,完善机构。

监督管理仍需加强。武威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已经制定下发的《关于严明公共资源交易纪律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此基础上建议市纪委派纪检组进驻中心,便于更有效地进行监督。

进一步加强评标专家库建设。现有专家还无法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如中小学生营养餐的招投标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全市没有具有专门资质的评标专家。

此外,应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对中心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纪实 武威:发挥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城”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也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天然绿色食品和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武威市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把加快民营...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