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凉州中坝镇:园区带动主体生产模式发展

甘肃日报 2013-05-23 21:51 大字

近日,记者来到凉州区中坝镇花寨科技示范园区,登高瞭望,一座连一座日光温室银光闪闪,望不到边。走进花寨村三组农民孔维智的大棚内,满棚的辣椒秧上挂满了辣椒。正在棚里捋秧条的孔维智告诉记者,家里5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孙子上学。去年建了三座棚都种的辣椒,当年纯收入8万多元,是他和老伴经营的。孔维智是这个园区的其中一户。

花寨科技示范园区是上坝日光温室千亩园区的核心示范区域,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20座,286亩,主栽培作物为番茄和辣椒。依靠武威市农科院及凉州区农技中心科技力量,示范推广市农科院结合科技厅项目研制的智能化滴灌管理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日光温室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应用“环照”光合膜(网)引进示范日光温室新材料、日光温室雄蜂授粉、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高垄双滴灌带高产栽培技术和3G智能物联网温湿度管理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温室科学管理水平。园区内已建成不同蔬菜品种实验棚3座、“环照”光合膜示范棚6座、日光温室沼气新技术应用棚41座、高垄双滴灌带水肥耦合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棚40座。该示范园区的特点是适度的规模经营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生产,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导向,推动日光温室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中坝镇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作用,组织各村建棚意向农户到示范点观摩学习。通过召开现场会、入户访谈、观摩学习及种菜农民现身授课等形式,宣讲优惠政策,算效益账、节水账。花寨村三组农户李国宪2011年搭建1座86米长的温室,种植辣椒,至今已收入50300元。全镇日光温室平均每棚达到2.5万元,最高的达到6万元,如汪泉村六组农户祁光龙一年种植四茬西瓜,年收入达到6万元。采取农民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实实在在的效益打动人,真正起到了样板作用,辐射带动了今年的日光温室发展。

为了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中坝镇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干部包村组。形成了人盯人,事盯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量化细化考核机制,把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建设任务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和实绩考核之中,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挂钩,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并把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镇村干部为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热忱服务,从土地流转、小额贷款、基础配套、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做到土地优先、技术优先、服务优先;加强设施农业基础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基地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作为破解设施农牧业建设的资金瓶颈,积极与区妇联、兰州银行、信用社做好协调工作,抽调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为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2010年至2012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351户6336.5万元,有力地撬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中坝镇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全面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狠抓设施农牧业、特色经济林建设。至2012年底,全镇建成设施农牧业8586.24亩,户均2.06亩,其中:日光温室2720座5235亩,拱形温室796座819.74亩,养殖暖棚532栋2531.5亩。今年,全镇设施农业建设任务1100亩,己落实设施农业建设用地1212亩,占任务的110%。去年在金色大道、民武公路两侧50米,完成了集生态、经济、景观为一体的特色经济林1150亩,占任务的115%。今年特色经济林建设任务1300亩,在金色大道和民武路沿线,严格按照黄冠梨栽植技术规程,做到“九统一分,三当日”技术标准栽植,落实地块1440亩于4月中旬全部栽植完毕。

马顺龙

新闻推荐

阳光生活从心开始

阳光生活从心开始健康调查○本报记者洪文泉近年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各个群体都在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也已成为打造和谐社会的一个明显障碍。面对这样的现状,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