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代代坚守筑牢生态屏障

武威日报 2017-11-28 06:57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文灿 侍文元

深秋,又是一年治沙好时节。魏润鸿和他的治沙工程队再次向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挺进。

备足“粮草”,搭起帐篷,造林工作自此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底。

压沙道路两旁绵延起伏的沙丘被草方格“罩”得严严实实,工人们抓起一把把麦草绘绣着绿色的梦想。

2017年秋季,民勤县依托武威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青土湖修复治理项目,规划以青土湖栽桩石、白碱湖、黄案滩和红东路沿线等区域为重点,投资12000万元,完成工程压沙8万亩。

“秋季压沙,春季造林,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工作,坚持好多年了。”魏润鸿自豪地说,父辈们这样做,我们也在这样坚持。

魏润鸿家住民勤县青土湖附近的西渠镇东容村,在他的记忆里,父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民勤城,没北门,沙漠城墙一样平”,十多年前的青土湖沙尘飞扬,植被稀少。从县城到乡村,到处都受风沙危害。

“我们懂事时,每年秋冬季,父辈们就扛着麦草、提着铁锹去农庄西面压沙。”魏润鸿说,当时的压沙只是小打小闹,筑个“风墙”挡挡风沙,减少一下风沙对农田的侵害。

民勤人民牢记使命,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架犁铧,一把铁锹,一捆麦草,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上,用最朴素的方式向黄沙宣战。

在魏润鸿的学生时代,义务压沙造林是“必修课”。从农庄边缘,再到西大河、龙王庙、老虎口,座座沙丘“罩”上了“黄金甲”,“披”上了“绿蓑衣”。

“那时治沙,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寒风刺骨,做饭时锅盖上白茫茫的一层沙土,一口米饭一口沙,让人难以下咽。”黑黑瘦瘦的魏润鸿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治沙的日日夜夜。

秋压沙,春造林。每天重复着跪下放草、用沙压草,挖穴、栽植、浇水的动作。

坚守和执著换来了绿色的希望。随魏润鸿步入青土湖腹地,只见网状的草方格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状观。“我们用麦草或者稻草,先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之后在固定的沙区当中进行人工造林,让沙区慢慢稳定下来,逐步恢复植被。”魏润鸿说。

昔日流沙飞扬的青土湖重现“芳容”,放眼望去,人工草方格如一张巨网锁住了沙丘,草方格中成片的梭梭林郁郁葱葱,湖里水光潋滟,芦苇摇曳,一派生机盎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几代人的坚守,改变的不仅仅是治沙的方式方法。魏润鸿说,随着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由过去群众“自扫门前雪”向工程治沙转变,国家投资,群众投劳,规模化推进。

民勤县相继制定出台防沙治沙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将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等风沙口营造的治沙生态林承包给农民管护经营,累计完成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40万亩,发展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5万亩,组建成立有法人资格的治沙协会、突击队20多个、600多人。

梭梭扎了根,产业链也在延伸。民勤县探索将压沙林区承包给农民、大户。承包者负责管护好梭梭等沙生植物,同时享有在梭梭上嫁接“沙漠人参”肉苁蓉的权利。

“到谷雨节,梭梭根部嫁接的肉苁蓉就会破沙而出。”魏润鸿指着远处的梭梭林说,这种沙产业的兴起,不仅解决了植被管护的问题,还让群众有了一定的收入,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从父辈们的坚守到后辈的继承,绿色接力在民勤代代延续。治沙造林二十余载,魏润鸿从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迈入了知天命之年,两鬓斑白,坚守依然。

正是在魏润鸿这样一代代民勤人的顽强抗争和不懈追求下,也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指示精神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至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55.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7.91%,民勤生态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效。

新闻推荐

沙漠绿洲“格桑花”

本报记者侍文元扎桑,一名来自雪域高原的普通藏族妇女,她用勤劳的双手铺筑小康之路,用纯朴善良之心孝敬公婆,精心照顾长年患病的丈夫,悉心抚育一双儿女成长,与邻里友好相处,被乡亲们誉为扎根沙漠绿洲的“...

民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勤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