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陇原优秀共产党员

甘肃日报 2016-07-01 07:18 大字

陇原优秀共产党员

王进喜

王进喜

张同星

张同星

樊锦诗

樊锦诗

石述柱

石述柱

柴生芳

柴生芳

在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陇原大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中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有为祖国核事业奉献一生的杰出代表张同星、有毕生倾心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有带领乡亲们治沙致富的“治沙英雄”石述柱、有扎根基层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时代楷模柴生芳……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诉说着生动感人的故事,传唱着恒久不变的真情,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作风和崇高的精神。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全省人民,继往开来,不断创造辉煌业绩。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20世纪60年代,成长于玉门油矿的王进喜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成为全国闻名的“铁人”,为工业战线树立起一面旗帜。2009年,王进喜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王进喜是甘肃玉门人,少年时期与石油结缘,27岁实现了“钻工梦”,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并就此踏上了为新中国石油事业奋斗一生的征程。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开采石油的工作之中。1957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耸立在荒原上。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身患胃癌,病逝时年仅47岁。

王进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他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甘肃是铁人的故乡,是孕育“铁人精神”的摇篮。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铁人精神”,与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是推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为核事业奉献终生的杰出代表——张同星

张同星,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调入中核四○四厂第四分厂,先后担任班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在国家核工业科研第一线工作20余年。

20世纪60年代初,张同星带领铸造组的同志们进行了数百次模拟试验,创造出“提模浇注”新方法,将一台外国进口的高真空感应炉成功改造成为我国核工业第一台生产核部件的专用炉。1964年,张同星和同事们经过上万次的试验,生产出合格核部件,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1966年,张同星带领大家突破工艺难关,完成了试制新型核燃料的任务。1975年,试制成功新型核产品,标志着我国核工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因积劳成疾,张同星于1983年不幸去世,年仅50岁。

张同星在核部件研制生产中先后取得16项重大的科研、革新成果,有两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发展中国核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功臣。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樊锦诗,享誉中外的考古专家、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专家,原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的女儿”。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樊锦诗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著书立说,成果颇丰。她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科学保护之路。为保护灿烂的文化遗产,樊锦诗提出要通过立法保护莫高窟,现《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已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在她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樊锦诗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银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治沙标兵”——石述柱

“治沙英雄”石述柱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带领群众在沙海中营造了一片绿洲,在风沙线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石述柱生长生活的甘肃省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三面土地环沙。20世纪50年代,宋河村面临的是一幅“沙进人退”、村民纷纷外迁的景象。当时年仅19岁的村团支部书记石述柱迎难而上,组织起一支30多人的青年团员突击队,开始了与风沙的第一次较量。1958年,石述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在半个世纪的治沙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民兵队长、宋河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栽树治沙,经过几十年与风沙数不清的较量,硬是从肆虐的风沙中夺回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万亩林场。绿色的屏障保护着大片的农田,培育出的几千亩经济林每年为宋河村带来近百万元的经济利益。1999年,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的石述柱,心还留在治沙的事上,每逢群众去压沙,他仍旧会跟着大家一起去工地,他说:“我人干不动了,点子还能出几个。”石述柱曾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柴生芳

柴生芳,原中共定西市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他夙夜在公、一心为民、忘我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14年8月15日凌晨,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45岁。

2002年,留学归来的柴生芳带着对黄土地的深深热爱,加入到建设家乡的行列当中。2006年,柴生芳主动请缨到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定西工作,一干就是8年。“出门招商、回家下乡”这是他给自己制定的两条工作法之一。为了尽快改善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路、水、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次汇报衔接,柴生芳争取到总投资9.1亿元的“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在临洮工作期间,他跑遍全县323个行政村,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县情实际。针对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临洮的现状,他提出了建立“五个到村到户”的***思路。“开门办公、马上就办”,这是柴生芳为自己制定的第二条工作法。“开门办公”,群众来说事情,对他来说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送上门的发展点子”。柴生芳生活非常简朴,“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这句话醒目地写在他工作日志的扉页上。

柴生芳是新时期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了贫困地区党员干部超常付出、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2014年8月中共甘肃省委追授他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9月,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2月,中组部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追授柴生芳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弘扬民勤县第五中学乔永宏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若不强化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将不易“明事理、辨是...

民勤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勤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