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走笔苏武山
【百花】走笔苏武山
走笔苏武山
□ 马超和
苏武山是民勤境内名气最大的山,有鲜明的北方山的性格,山石裸露,棱角分明。苏武山没有葱郁的冠带,不是封禅的对象、朝觐的处所,各类典籍上也未明确载有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战事。毫无疑问,苏武山在这小范围里的赫赫声名是沾了苏武的光——据说,汉中郎将苏武曾在此牧羊。当年,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放逐此地,单于给了他一群羝羊,说要等羝羊生下羊羔才放他回去。苏武赶着一群羝羊,手持汉节,忍受苦寒,羁居此地十九年,任凭寒风撕破衣裳,黄沙打皱面庞,岁月染白鬓发。民勤先民盛赞苏武“英爽疑随川岳在,传闻尽与史书同”(《镇番县志》),把他视为“忠贞”的化身,遂将这山命名为“苏武山”。
作为真实的存在,苏武山或许有些尴尬了:苏武,早已享誉寰宇,作为山,尽管以苏武为名,尽管是唯一,却仍籍籍无名。苏武山不是很陡峭,地面高度不足百米。山陌上散布着许多羊肠小道,仿佛是当年苏武牧羊的遗存,似乎还辨得清他留下的成长的足印。苏武山最高处有一个用黑土版筑而成的高台,很打眼,人们称它为野鸽子墩,亦称为苏子岩、望乡台。相传,苏武在此地牧羊,他的忠贞精神感动了上苍,于是,天神一夜之间筑成高墩,供他驻足眺望中原故国。
苏武山是座贫水的山。山间曾有泉眼,不过早已枯竭。听人说,苏武山下有一块神奇的红土地,红土地上有一眼神泉——蒙泉,与大地湾羲皇故里的龙井一脉相通。这泉眼不常有水,而且游走不定,所以又叫鬼井子。如果你心怀杂念刻意找它,千寻万觅,踏破铁鞋终不可得。只有忠义之人在最为需要时,便泠泠然现出一洼琼浆玉液来。
苏武山上有苏武庙,坐落在西山脚。据《镇番县志》记载,苏武庙始建于民成祖永乐七年,由镇抚司李名募资兴建。崇祯年间,县人杨大烈、刘道揆等募资整修,并在庙前立“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石碑一通。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原创”早已毁于天灾人祸,现存的建筑是本世纪初仿古重修的,坐北向南,平面布局呈“四合寺观”形制,红墙红瓦,高大挺拔,气势恢宏。
平日里,苏武庙大门紧闭,很少对外开放,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时,人多得似要挤垮院墙。人们除了凑一份热闹,更多的是祈求平安福祚。无疑,在群众心中,苏武不仅仅是个志士仁人,更是一尊神,一尊惩恶扬善、调风济雨的神。
苏武山上曾建有苏山书院。《民勤县志》载:“苏武山,在县城东南25里,自明以来,山上相继建成苏武庙、百子娘娘庙、真君庙及苏山书院等寺院建筑。”已被历史的尘埃覆盖,已无多少遗迹可寻考。
我所认识的好些长者都是致力于挖掘苏武山文化的,从他们口中,我听来了许多关于苏武的传说,尽管这些传说中不乏附会的成分,却包含着人们对苏武及其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是文化遗存的虚的一种形式。其实,不管苏先生有没有在民勤的地界上牧羊,经过数百年的积淀,苏武、苏武山都已成为民勤乡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新闻推荐
毫不动摇抓发展聚焦发力促发展——民勤县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侧记
毫不动摇抓发展聚焦发力促发展——民勤县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侧记毫不动摇抓发展聚焦发力促发展——民勤县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侧记六月的民勤,田野里一片葱绿,葡萄枝条爬满了“丝架”,枣花散...
民勤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勤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