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武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武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2013年9月16日,记者来到武威市城郊村——凉州区金羊镇宋家园村。走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连一幢的高楼,这是宋家园村民安居工程。宋家园新村占地面积250.73亩,规划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包括高层住宅楼18栋、四层商厦、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社区会所和近5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小区建筑容积率2.02,建筑密度14.6%,绿化率39.2%,将是目前全市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最低、绿化率最高、功能最全、景观最好的第一个高层村民住宅小区。小区建成后可为宋家园村4300多名失地农民每人提供40平方米住宅和10平方米的商业面积,既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又能解决村民失地后的就业和经济来源问题,有效实现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目前,工程主体全部建成,正在进行内部电梯、水电暖设备安装,待城区统一供暖接通,村民就可入住。
宋家村委会主任宋国宝说:“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农民办的好事实事。我们全村人均五分地左右,靠种地人均是2000来元收入。虽在城郊住宿条件极差,房屋几十年没修建。政府征地每亩给12.5万元,每人楼房面积40平方米、商铺10平方米,住宅村民每平方米出1250元,商铺每平方米1500元。楼房每平方米合同造价4200多元,修楼房的钱大头是政府补贴的。失地农民男60岁、女55岁以上都有养老金,每人每月均在1000元左右,每人每年还有700元取暖费,现有600多人领养老金。虽然没地种了,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宋家园村的新农宅建设仅是武威城郊农民小康住宅建没的一个缩影。
武威市广大农村的住房,无论山区还是川区,边远地区还是近郊区,不仅在河西走廊是最差的,整体上在全省各市州也是较差的。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新农宅建设要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政策扶持引导,做好群众工作,不要强迫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完善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要打破村组界限,实施社区化管理,在交通便利的村镇尽量把小康住宅示范点的规模做大一些,规划超前一些,便于搞好水、电、气、路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人畜分离,集约发展。要注重住宅工程质量,规范标准,确保新建住宅防灾防震、美观实用,切实把新农宅建成群众满意工程、惠民工程。要围绕金色大道,加快沿线新农宅建设,抓好示范点,力争多出精品工程。为此,武威市委、市政府科学认识和把握市情,把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作为首位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宅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等措施,加速推进“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武威市民勤、古浪县是典型的生态恶化沙区和干旱区,天祝县是地处青藏高原高海拔藏区,凉州区是人口超百万的传统农业大区;全市耕地亩均量仅为全省的1/3、全国的1/9;城镇化率仅为28.9%,比全省低8.2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达56.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6.1%。为了解决城小乡大、农强工弱、城镇化水平低和工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带动农村能力弱、工业无力反哺农业的瓶颈制约,坚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推进形成中心城区、组团发展核、基本单元为主体的三级空间组织层级,通过建设金色大道,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椎和主动脉。建立和完善特色城镇体系,以金色大道、G30线、民武路、民昌路和金强河沿岸为重点,按照集中连片、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要求,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产业、人口集聚和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努力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仅在金色大道沿途已建成4个规模较大的物流中心,22个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农户1万多户。2013年上半年,动工建设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30个,落实新农宅17305户,动工建设8689户。实施“下山入川”移民扶贫工程,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规划概算总投资17.87亿元,计划开发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搬迁海拔在2500米以上南部高深山区贫困群众4万人。2012年,黄花滩项目先期规划建设了感恩新村社区下山入川工程,新建移民住宅917套,高深山区10个乡镇917户、4300多名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完成土地整理5500亩。2013年,规划建设项目区阳光新村社区,计划搬迁移民1000户约5000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形成了新型城镇,沿途乡镇土地价格成倍攀升,凸现出了明显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带状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用金色大道连接城乡,形成主动脉,把沿途所有的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和小城镇连接起来,打破区县行政区划,在优势地区聚集生产要素,加速城乡空间融合,带动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非均衡发展的崭新路径。
规划是发展思路的体现和载体,是城乡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关乎子孙后代福祉。武威市始终坚持将科学规划、超前谋划作为推进城镇带状化的首要出发点,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引导能集中连片新建和改造的地方先行启动。通过新建高等级公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聚集优势产业和生产要素,创新建设“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实验示范区,带动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编制实施《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大靖城总体规划》《天祝县金强川综合发展核心区建设规划》和《民勤县核心经济区建设规划》,规划并实施了民勤县省级新农村试点、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山入川”生态移民等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发展,聚集生产要素,布局特色产业。在选址上,严格遵循安全、便民、利民的原则,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向城市集中、向小城镇集中、向产业聚集区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主干线集中”的“五个集中”建设思路,结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传承文化区域布局,采取“群众讨论、村上申请、组织答辩、乡镇申报、区上审定”方式,集思广益,科学选址。在规划上,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功能配套完善、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竞标规划设计,严格按照“村民讨论、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小组审批”的程序制定规划。在规划实施中,坚持“四个一”建设机制(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制度、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严格执行规划。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习俗相同、便于发展”原则和“特色鲜明、适度超前、一步到位”要求,目前仅凉州区已完成38个乡镇的小城镇或集镇、353个村庄及新农村示范点、73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实现小城镇、集镇规划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率达99.5%。全市基本完成了所有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城乡融合、上下衔接、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为高层次、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绘制了蓝图。
为解决人多地少不便管理、农宅规模小而散、就地改造基础设施配套成本大无法跟进的瓶颈制约,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决策,武威市委提出以金色大道沿线、“下山入川”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核心区、人口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集约各种资源,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满足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愿望,为城乡融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市级财政2011年、2012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宅建设补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展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盘活了农村资产,为购房农户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项目整合、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保证新农宅建设投入。目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平方米,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重达到40%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近三年来,全市共规划建设各类农宅示范点403个、5.5万农户,其中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3个,目前已建和在建56个,涉及2.1万农户,占到建设总户数的38%。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大幅节约了农村建设用地,促进了项目资金的集约使用和效益发挥,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变革了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促进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实现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武威市委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拔除穷根工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市区机关农林场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城镇移民、工业移民等多种途径,完成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7.2万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实现“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目标。通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培育富民产业、拓宽移民安置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等措施,贫困农牧民“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信心明显增强,由“要我搬”转变到“我要搬”,参与移民搬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年来,全市着力打造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黄草川等移民安置示范点,建成感恩新村、阳光小区等“下山入川”移民安置点38个,完成农牧民“下山入川”3.1万人,累计投入“下山入川”工程资金12.3亿元,建成新型农村住宅5227套,全市扶贫攻坚进程不断加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武威市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认知和参与的程度决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模、资金筹集和建设进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住有所居,地有增值。组织县区间、全市观摩活动,让广大干部深入基层和现场,通过“看”与“评”,直观地感受武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丰富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在观摩中相互交流和学习,在总结成绩中找到差距,在正视差距中奋起直追。结合双联富民行动,通过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带头,帮助群众算好“四笔账”(房屋建设成本账、节约土地账、人居环境账、增收效益账),向群众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制定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建不建,广大群众说了算”;在社区建设前,将规划设计、建设方式、住房分配、招标投标、财务管理等全部公开,做到“怎么建,尊重群众意愿办”;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好不好、快与慢,群众参与看着干”。针对“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偏远村”等不同类型,采取先建后拆、先拆后建、边拆边建等形式,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城中村”改造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符合规划原则,对“城中村”进行整建制改造,集中连片开发,实现了居民住房改善、城市形象改观、二三产业发展。金羊镇宋家园、新鲜、皇台等社区,利用地处武威城郊优势,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融为一体。同时,加强乡镇驻地村社区建设,启动中心村建设。金沙乡金厦社区位于金色大道城区连接东侧,将周边6个村42个村民小组采取合村并点的形式整合成了一个大型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该社区可入住居民4049户13400人。
强化产业支撑,拓宽增收途径。武威推行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的营销模式,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大力推广中药材、玉米瓜菜制种、马铃薯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支撑。2012年底,全市设施农牧业总规模达到40.24万亩,武威已经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肉类生产供应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设施农牧业10万亩,截至9月15日,已开工建设15.4万亩,完成墙体13.83万亩,新建养殖小区(场)582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1万户。突出优势,促进设施农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初步形成了凉州区、民勤县井泉灌区、古浪县黄灌区、天祝县金强川区精细蔬菜,沿山冷凉灌区设施果品、食用菌,民勤县湖区、凉州区沿沙区西甜瓜等温室种植业优势产区;凉州区生猪、肉牛,民勤县肉羊,古浪县生猪、羔羊,天祝县白牦牛、毛肉兼用羊等暖棚畜牧业优势产区,凉州区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被列入全省牛羊大县,天祝县列入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设施养殖形成了农户养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协调发展、牛羊猪等大宗畜产品均衡供应的生产格局,提高了农民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支撑。如今,设施农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占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凉州区发放镇设施农业发展早、规模大,户均达到2亩棚,群众收入好,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高,2012年当年全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个,修建六层住宅楼32幢1052套,全镇六分之一的农户住上了高楼。
武威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有力的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公共资源有效配置,逐步实现了“城郊变城市、乡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的转型目标,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马顺龙
新闻推荐
民勤法院采取错时执行见成效本报讯10月30日早晨5时,民勤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来到民勤县城建设三巷张某的家门口,将正准备出门的张某“堵”了个正着。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张某还清了3.5万元案款。这是民...
民勤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勤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