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宏:传经送宝富农家
陈立宏:传经送宝富农家
本报记者张文灿
7月27日,星期六。
像往常一样,古浪县科技特派员陈立宏穿梭在干城乡为民新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区。他一路走走停停,路边的老百姓时不时过来询问。“陈工,我棚里的西红柿这两天发生了虫害,你去看看。"“陈工,我今年种的茄子好像不如去年长得好,你帮我瞅瞅去。"……初见陈立宏时,第一印象就是他身材魁梧挺拔,更像是一位矫健的运动员,但听他讲解农业种植技术时,如数家珍,一看就是行家里手。2013年,在古浪县园艺站工作的陈立宏被派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负责指导这里的日光温室建设及蔬菜生产。几年来,他一直坚守在移民区,同扶贫干部、贫困群众同甘共苦,硬是把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蔬菜生产基地。
陈立宏说:“移民群众从粗放种植管理的山旱地,一步跨入到精细化管理的日光温室种植,对他们来说,从心理和技术上都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者,我深知移民对种植技术的渴望,实实在在想把自己所学的栽培管理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他们,让他们种出品质优、产量好、收入高的蔬菜,能安下心来在这里过上好日子。"
“我刚来到这里时,这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我们先是指导农户建棚,后来指导他们施肥、起垄、定植、浇水、整枝、疏花疏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在每一个栽培环节和细节上去指导。第一年,个别农民对疏花疏果不理解,认为果实结得越多越好,不听指导,由着自己的想法去种,到卖的时候发现果实小、价格低。有了教训,第二年大家才自觉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从感恩新村第一个示范点开始到为民新村、惠民新村等示范点,如今移民区已有8个点、3000多座棚,我们每天要逐点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方便群众,他在温室墙体醒目处张贴自己的联系电话,组建种植户微信群,随时掌握农户需求,及时解决种植户的疑难问题,在各栽培环节上示范操作,手把手地教,在病虫害发生防治阶段跟踪服务,及时解答农民在蔬菜栽培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切实消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多年来,他培训科技示范户100多户,参与建立科技示范基地8个,举办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200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000多份,培养基层骨干技术农民60多人。
“陈工在我们这一带是名人,别看他年纪轻轻,在温室种植方面却是行家里手,这样的技术员我们最需要。"移民区群众这样说。
十几年来,陈立宏家在城里,身在农村。他先后在古浪县土门镇、海子滩镇和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他坚持深入农村第一线,长年累月和农民在一起,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实践经验等都贡献给了“三农"。2017年,陈立宏被评为古浪县道德敬业模范;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新闻推荐
记者手记2019年春节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跟随郭万刚走进八步沙林场。当天凌晨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
古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