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羊银行” 共同“发羊财”

武威日报 2018-12-27 16:59 大字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七

办好“羊银行"共同“发羊财"

——记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胡丛斌

胡丛斌(左二)向记者介绍“羊银行"发展情况(资料照)

本报通讯员康建明

胡丛斌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知名度很高,有人管他叫“胡书记",有人称他为“胡总",还有人叫他“胡行长"。但是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古浪县的一个‘羊倌’"。

这个“羊倌"可不简单,胡丛斌任董事长的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是古浪县国有扶贫产业开发公司下属的养殖子公司。2018年,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分别在黄花滩镇富康新村、绿洲小城镇和西靖镇圆梦新村、惠民新村流转养殖暖棚261座9万平方米,建成繁育基地4处,引进繁育湖羊。目前,繁育基地已引进种羊3.66万只。

古浪县饲草料资源丰富,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发展羊产业符合实际。然而,贫困户“零敲碎打"养羊,不但成本高,而且抵御风险能力弱。县政府注资5000万元,建立国有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在黄花滩移民区打造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采取“羊银行—贷母还羔"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羊产业,让贫困群众通过“羊银行"“发羊财"。

古浪县按照每户2万元的标准,安排羊产业扶持资金,其中1万元作为借贷种羊保证金注入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户均年可收益2万元以上;另外1万元折股量化投入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分红方式使贫困户获得收益,仅此一项群众就可实现稳定脱贫。

“羊银行"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公司+贫困户"自养模式,针对有养殖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另一种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托管分红模式,针对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西靖镇圆梦新村村民李万全,就是第二种模式的受益者。“一直有养羊的打算,但自己养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总是力不从心。是‘羊银行’实现了我养羊的心愿,这些羊由我们所在的合作社喂养,自己还能当股东分红。"李万全说。

自2018年6月30日开始,兴盛种羊公司已累计向贫困户投放能繁母羊4590只,投放的种羊已向贫困户分红80万元。通过两种运营模式,辐射带动移民区及周边乡镇4000多户1.5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兴盛种羊公司还积极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通过养殖暖棚资产入股、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等形式,激活贫困户资产和村集体经济收益能力,进一步促进增收致富。此外,兴盛种羊公司聘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0多人在基地饲养务工。郭忠月和朱明花老俩口是贫困户,搬迁至黄花滩移民区之后,夫妻俩便长期在种羊繁育基地务工,两人的工资每月有5000多元。

2018年11月13日,兴盛种羊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344只澳州种羊在兰州新区落地。它们正式“落户"古浪后,将进一步加快万只种羊基地繁育扩群和品种改良优化,助推古浪建成全省最大湖羊种群基地,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我们有信心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公司与贫困户双赢。"胡丛斌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移民区里教育兴

风景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红润健康的笑脸……走进古浪县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

古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