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红月亮——散文集《山川有迹》简评
“红月亮”指的是月亮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这段时间产生的颜色变化。但月全食时也会出现红月亮,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红月亮,多么妩媚的奇景,把幽深的意境悬在寂静的夜空,一下将浩瀚长空变得暗香流动。云飘过来,风流过去,像极了一首古老凄美的情歌,缓缓流淌在梦里的银河。同时也燃烧起游子乡愁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
一
李德山先生出生在河西走廊古浪县的一座古镇。他自20岁离开故土,长期在外地工作。他的散文集开篇当然忘不了生他养育他的故土,他称河西走廊为《大地的走廊》:纷纷繁复的历史是矗立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另一些隐形村庄,你看不到它,却能感受到它亘古以来就弥漫的浓厚气息。狭长的空间,悠远的时间,串以往古至今出现在这里的人物,发生其上的事件,便演绎成一座座无形的村庄,一块块无形的田畴,一条充满历史文化厚重感的走廊便赫然出现。
开篇气势恢宏,磅礴大气,为整个作品集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利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凌空驾驭。把千里河西走廊写成一座小小村庄,可见作者驾轻就熟的笔调与豪爽的气势。
在参观和政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时,他写到: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既让那些身体硕壮、群体庞大的动物退隐临夏这块地方,也使它们永远地退出动物界,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一块块森森白骨让今天的人们叹惋。
作者对人类的关切、叹息以及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他感慨的还有兵马俑、屈原、陶潜、岳飞,大运河等。
西夏的背影:从贺兰山下回到我的城市,似乎离这个背影远了。但党项人、李元昊、西夏文字、西夏王陵,总像一个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晃来晃去,试图解读却不得要旨,试图抓住却两手空空,试图走近却越来越远。
对历史的深爱和探究,使他苦恼、揪心。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人文关怀。《文心雕龙》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即:专心致志的思考,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自是动人心弦。于是,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
二
一股难以言说的心情忽然涌上来的时候,毫无征兆,像是一只锥子猛然刺到心尖,疼痛剧烈。才明白是想家了。这突如其来的开头,一下子把读者的心提到了半空中高悬起来,让你不得轻松。如果没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与渊博的知识积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直戳人心的句子来。还有:这轮圆月恰如烤炽通亮的烙铁,“哧啦”一下就烙在我心上,心在倏然一抽之后,疼痛感就迅速传遍全身,渗入骨髓。从来没有感受过想家的感觉会是疼痛的。
这篇文章还有个特点:诗一般的语言,立意临空高远,笔法游刃有余,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忽而家乡,忽而学校,忽而工作单位。插叙、倒叙,看似结构混乱,实则技艺高超。还有:当再次启程时,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孤寂?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惊骇险境?是“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顺风顺水?以上选自本书第二辑“悠悠我心”中《疼痛的乡愁》。这些句子反映作者心中苦闷懊恼加之乡愁的牵挂,前途未卜、一筹莫展的心情。文中对古诗词的运用熨帖妥当,可谓信手拈来。这篇文章曾被中国《散文选刊》选登。
他写父亲:在我学习的过程中,父亲安静地坐在炕沿上,一锅接一锅地抽着旱烟,打发无聊的时光。就在我要犯迷糊时,父亲会及时地轻轻一咳,我一个激灵惊醒,又继续或演算或背诵,艰难地学习,如此反复一直到深夜。另一篇写父亲的文章结尾:我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觉得父亲活着时把生命之根扎在土地里,这根死后还会在地下延伸。精彩而简练,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文中蕴藉的深沉生命意识带给读者沉重的人生思考。
他写母亲做棉衣的过程:一块完整的布平展展摊在炕上,母亲让我们站在炕下,她自己则是双膝跪在炕上,只拿眼睛看我们的身体,边看边用尺子在布上比比画画,似乎在她那双眼睛里就有一把分毫不差的尺子,然后用粉笔在布上画着横横竖竖的白道道……直到她觉得满意才拿起剪刀沿线裁剪。剪刀在母亲手中似乎失去了铁质硬性,变得顺从柔软,直线处轻快滑行;曲线处左转右拐,速度放缓而不迟滞,动作轻舒而不犹豫。不大功夫整块的布料被分割的条是条块是块。语言简洁质朴,清新明丽,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母亲的生动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劳作场景。
三
德山先生的散文,详略得当。详写处,工笔画似的细致入微。比如《母亲的厨艺》中母亲做臊子面;父亲犁地;还有《夏日寿鹿山》对松林的描述;《绿色山水里的红色印记》她那纯然的绿色似乎就充塞于天地之间,随便裁一块下来就能将人的心灵擦拭得透亮;《老宅子》东南西北方位的细致描写。出色的还有《古镇旧事》,好像一个老人在讲古老而趣味的故事,围着一帮娃娃,双手托着下巴静静聆听……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用他们的无尽才思和生花妙笔翻来覆去地把月亮当作题材来写,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内容和意义,这月亮的文化内涵就丰富的远远超过其他自然事物了。我们读那些文学作品,时时就有月亮照进心灵,有时暗淡有时明亮,有时温暖有时凄冷,便不能自主,随月而去,与月亮一起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意象《明月照千古》。
三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历历往事把作者拉回了自己的年轻时代。老师同学们都老了,但青春依然留在那块滚爬摸打的地方。那时候的大灶,开水馒头,那时候的素质教育,劳动多于学习:农场的所有农活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做的,这难不住我们这些农村的学生。翻地、下种、锄草、浇水、收割、摞麦垛、打场,我们都干,熟练得跟老农差不多。
《怀念麻雀》《回味野菜》《永远的石磨》,喜鹊、燕子、果园、牧羊等青少年时代的记忆一律烙在他深刻记忆中。
《鹰的天空》饶有风趣的开头,使人猝不及防:关于鹰,印在我脑子里不是雄踞巨石之上的样子:目光锐利甚至透着凶光,羽毛坚硬得如同铁水浇灌,双爪尖而有力几乎要嵌进石中。当然还有背景——一颗不怎么苍翠,但枝干粗粝盘曲如虬龙的老松。这是国画。出其不意的神秘写法使读者乐不可支,诙谐幽默中进入朗读角色。
作者对每篇文章谋篇布局都有一定的新意,不落俗套。
他的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还有长句与短句的有机衔接,交错使用,达到和谐完美的目的。记叙性散文画龙点睛、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既有贾平凹的豪爽气质,又有孙犁的灵秀隽永,兼容并蓄了当代散文的文风。
李德山先生散文集《山川有迹》于2016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分为四辑:点点文墨、悠悠我心、处处履痕、隐隐旧事。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飞天》文学月刊副主编阎强国先生作序。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本书第四辑:“隐隐旧事”个别篇章不够完美,过于松散,减弱了文气。也就是在构思安排上不够严谨,在今后写作与选材中应当谨慎。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结构安排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与语言表达能力。
以林清玄散文《生命的意义》结尾作本文结尾吧!
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世界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新闻推荐
(记者甘菊萍)宁夏中宁县恩和镇农产品商贩白某,利用“消字笔”涂改粮食称重斤数等手段,对古浪梁某等村民实施诈骗,骗取粮食款约3万余元。11月8日,记者从武威市古浪县公安局了解到,目前,犯罪嫌疑人白某...
古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