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教学一手行善 ——武威市古浪县西靖初级中学教师张福友侧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福友参加工作30年以来,从未间断地帮助别人,他从国内外争取救助资金58.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221名,其中有68名学子在他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张福友,一个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但在众多的学生心目中,却是一位“天使”般的人儿;张福友,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在众多古浪乡亲的心目中,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好人。
教书先生古道热肠
即将年过半百的武威市古浪县西靖初级中学教师张福友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并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的追求和信条。提起张福友,西靖乡的人们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1985年,刚参加工作的张福友便自办油印小报《春苗》,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他的努力下,学生习作时常在报刊上发表,使得山村小学生的升学率破天荒地打破历史纪录,令乡亲们刮目相看。为此,后来他和学生一起“升”入初中。
当时,每月仅有17.5元工资的他,经常给学生买学习用具和奖品。学校附近有一段路凹凸不平,下雨天泥泞不堪,他利用节假日,赶着毛驴车拉沙铺路;村上有一位孤寡老人赵奶奶,他经常为她洗衣端饭,帮助干农活,老人去世后,他又帮助老人的孤寡儿子直到今天,这两代人他一帮就是30多年!
参加工作以来,张福友前后在五所学校工作过,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利用星期天自备工具把学校残缺松动的桌凳修补一新。有心人曾经统计过,张福友先后为学校义务修钉桌凳超过3000张。张福友家中有五本献血证,详细地记载着他累计献血4800CC的记录。汶川地震时,张福友捐款300元,并赶到武威中心血站义务献血400CC。此后,他每年义务献血两次,从不间断。
帮了一个,还想帮10个
古浪县是国扶贫困县,不少农民生活困难。如何让贫困学生安心上学,一直是张福友的一桩心事。
2006年,张福友和在美国留学的亲戚刘吉成取得联系,共同发起了“一对一、献爱心”贫困学生救助活动。张福友负责收集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落实补助资金的发放,反馈学生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刘吉成负责联系资助人。为了更好地服务贫困学生,他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深入贫困山区收集学生信息,并自费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接通了互联网。有一次,在谭家井村收集学生资料时,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一位孤苦的老奶奶,返回时才发现没了车费。一年夏天,他到山大沟深的干城乡骟马水村马家后沟村民小组收集残疾人田绿川家的资料时突遇暴雨,险遭不测。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张福友还申请加入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他利用寒暑假、双休日,通过互联网联系爱心志愿者,摸排周边贫困对象进行救助。2013年春天,他又加入了西部爱心公益社。4月26日,他和武威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一起去武威市张义镇为史家坡小学、金沙台小学和西沟小学捐赠了由北京爱心人士李玲等人捐赠的价值三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衣物。5月4日在参加武威志愿者协会交流座谈会时,专程去看望了和奶奶相依为命的东关街沿河路发庄街小学四年级学生吴婕,捐赠100元钱让她买学习用品并打算长期救助她上学。
爱心雪球越滚越大
经过张福友多方联系,不懈努力,近年来,一笔笔捐款、一批批实物源源不断地通过张福友的手,送到了贫困户的手上。2006年1月3日凌晨,古浪县大靖镇的个体户王树信在大谭公路上晨练时被摩托车撞伤,车主逃逸。许多人经过时都绕道而行。张福友上班时发现了躺在路边的王树信,他毫不犹豫地和校长韩兴润雇车将王树信送往医院,并多方打听到了他的家人。由于救送及时,挽回了王树信的生命。自幼丧父的古浪县民权乡学生张弘德,在张福友的牵线救助下,于2010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大学4年,这位阳光男孩志愿服务时间超过8000小时,为甘肃、宁夏两省区困难群众募集善款达130多万元、物资12吨。
每当有贫困学生家长流露出感激之情时,张福友总是说,该感谢的是海外出钱的爱心人士,自己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如果真要感谢,就告诉孩子用感恩的心,将来再去救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把爱心接力一直传下去。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张福友现在又在积极筹划组建“古浪爱心工作站”,他打算联合当地志愿者,把扶贫助困这件事做强做大。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通讯员张杰川冯兴鹏记者雒焕素)6月12日,记者自县公安局了解到,古浪热心民警近日救助了一名19岁走失少女。6月9日下午,古浪县公安局裴家营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
古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