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的由来
汪林
孔子周游列国,东到大海,南过长江,就是还没去过秦国。这年春天,孔子决定带领众弟子西游,一日来到陕西潼关地界,那时八百里秦川只见黄土,不见人烟。正当他们走得又渴又饿,又累又乏的时候,就见不远处有个大宅院,他们紧赶几步来到门前,只见门额上有块匾,写着“五谷府”三个字。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好了,今晚咱投在他五谷府里歇息了。”孔子话音刚落,就见一位白须老汉迎出门来,拱手问道:“先生莫不是东鲁的圣人孔夫子?”孔子忙答:“圣人不敢称,在下孔丘。”“幸会,幸会,快请,快请。”五谷先生连忙把孔子他们请进屋里,奉茶侍候,寒暄叙谈。
颜回正找水并准备淘米做饭,五谷先生走过来说:“小先生不必麻烦了,斋饭我已准备下了,请先生们来用吧。”说罢,请弟子们来到一间大屋里,一张大桌上摆满了七碟子八碗。弟子们早已饥肠咕咕,不问这那,抱起碗拿起筷,一阵子狼吞虎咽。吃完饭,弟子们都睡觉去了,就剩下颜回收拾碗筷。颜回看着桌面好生奇怪,同学们饿狼般饱餐了一顿,为什么桌子上的饭菜都只吃了一半呢?像子路这样的大肚子汉,竟也剩了半碗米饭。颜回正奇怪哩,就见孔子和五谷先生从室里出来了。孔子冲颜回道:“回呀,咱们去歇息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孔子就告别了五谷先生,带领众弟子们上了路。这一天,孔子的精神格外好。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他们就已走出了好几十里地。大家兴致勃勃,有说有唱往西行,突然,前面出现了一条深不见底,长不见边的大山涧,拦住了孔子的去路。孔子下了车,向西眺望,忽然见一群群黄鼠狼出现在对面的山崖上,它们见了孔子,都抬起前爪,像拱手作揖似地冲孔子他们“吱吱”叫。孔子也朝那些小动物笑笑、又招招手,小动物们便一哄而散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咱们回去吧,这里的风土淳厚,人知仁义,物知礼仪,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传教讲道了。”弟子们觉得孔子说得有理,就跟着孔子扭头回了东方。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就把孔子没有通过的那个山涧叫做“孔子涧”了。
再说孔子他们回了鲁国后,中原大地连旱三年,庄稼刚一出苗就枯死了。三年过后,遇上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可年景虽好,庄稼人早把种子吃光了,照样颗粒未收。老弱病残饿死的没数……孔子的弟子们也都因饥饿难忍而各奔东西,只有颜回一人还跟在孔子身边。孔子终日唉声叹气,颜回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宽慰老师,两个人只有相对而叹。一日,孔子忽然眼睛一亮,问:“回呀,你还记得五谷先生吗?”颜回立时来了精神:“老师的意思是向五谷先生去借粮?”孔子望着颜回,叹口气:“唉。东鲁至西秦,路途遥远,你又身单力弱,恐怕难以成行呀!”颜回站起来说:“请老师放心,我能去就能回。”孔子只好勉强点头应允,送颜回上了路。
颜回走了几十天,终于来到潼关,跌跌撞撞登上“五谷府”的高门台,就觉天旋地转,晕倒在五谷门口。正巧五谷先生出外散步,见了颜回急忙扶进屋里,喂了几口饭,颜回就醒了过来,颜回跪在五谷先生面前说:“五谷先生,我是来报灾的。”接着把中原地区遭受大灾的经过叙说了一遍。五谷先生听了,点点头,吩咐管粮库的人准备一只小袋和一只大袋,小袋装米,大袋装稻梁菽麦黍。
颜回在五谷先生府上吃了一顿饱饭,然后精神抖擞地背起大小两袋米踏上了回程,一路上翻山渡河、穿林过棘,不小心把大袋子划破了,颜回只管往前走,不知五谷往外漏,走了一路漏了一路,当他回到曲阜时,大袋里的五谷杂粮只剩下个底巴了。颜回把米倒进米缸里,孔子见了很不高兴,埋怨五谷先生太小气,大老远地去一趟,就给这么一点粮食。可第二天颜回掀开缸盖盛米做饭时,白米竟涨满了一大缸……开了春,颜回走过的路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粗细高低的幼苗,周围的农民见了欣喜若狂,争先恐后地把幼苗移回家里栽植。从此,五谷又播遍了中原大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建锋通讯员梁春强杨俊强)为加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鼓励社会公众依法向检察机关举报公益诉讼案件...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