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代”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本报记者 张伯阳 见习记者 王彤 实习记者 王乐
近日,在潼关县金桥牧业有限公司的石榴园里,一位身着白色T恤、蓝色牛仔裤的小伙正在指导种植户修剪树枝。25岁的小伙名叫王硕,他通过推广生猪养殖、软籽石榴种植技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今年,扎根农村,胸怀乡村振兴梦的王硕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义无反顾回到家乡
王硕是潼关县五虎张村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原来村上没有产业,经济跟不上,村里小伙娶媳妇都成了大难题。”他回忆道,因为热爱农村,大学报志愿时他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我想用所学回报家乡,让乡亲们富起来!”
2013年毕业后,他在青岛一家中韩合资的大型生猪养殖公司工作。一年多,他学到了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2014年,他觉得,是时候回家了!
“别人是‘富二代’,我是‘创二代’。我爸负责创业,我负责创新!”王硕笑着说,2008年,他的父亲王新军创办了金桥牧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生猪养殖及软籽石榴种植业务。返乡后,他进入自家公司工作。
王硕发现,就算是当地技术最好的养殖户,一头母猪的产仔量才15头。但在青岛的养殖场,一头母猪的产仔量在22头左右。“按市场价一头猪仔700元算,等于少挣近5000元。”为此,王硕带头引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PCAI),目前当地已有95%的养殖户应用该技术,潼关县养殖户的生猪配种分娩率、产仔数量都有大幅提升,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180万元。
成功推广软籽石榴
“软籽石榴”顾名思义,石榴籽是软的,像无籽西瓜一样可以连籽一起吃。这个品种原产自热带,不耐寒。露天种植时,冬天树苗容易冻死。王硕种植的软籽石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随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共同研究,2014年,终于成功培育出抗冻性强、适应区域广的优质苗木。
“相比大棚石榴,露天种植门槛较低,村民们只需购买树苗,学习技术就能种植。”王硕直言,他希望的不仅仅是自己赚钱,更重要的是带领更多人共同致富。
一路走来,他并非外人眼中的一帆风顺。“说实话,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确实难!公司组织的免费技术培训会,只有亲戚朋友捧场。”因为年龄小,种植户们并不信任他。
2015年,65岁的许榜牛成为五虎张村第一批种植软籽石榴的村民。刚开始,他也不信这么年轻的娃真能带领大家致富。后来王硕带了40多名村民去外地石榴基地考察。回来后,许榜牛就种了3亩地。“去年是头一年挂果,一亩地收入9000多元。”许榜牛开心地说,“大家看到软籽石榴收益高、有前景,纷纷加入种植队伍。今年我也跟着多种了两亩地。”
目前,金桥牧业有限公司已建成软籽石榴生产基地5000余亩,育苗基地及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50余亩。2019年,年产量230余万斤,产值3000万元。同时,该公司解决农民就业300余人,每年发放劳务工资500余万元,帮扶贫困户58户。
全力打造“畜沼果游”
“在村子时间久了,有时候看到同学在朋友圈分享城里的生活,说实话挺羡慕的。但一想到可以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我就觉得这才是我追求的人生价值。”提及此前获得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王硕说道,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农村要发展就需要有知识、会技术的年轻人,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建设农村。“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其实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谈及未来,王硕计划将自己的家乡打造成为“畜沼果游”一条龙的“石榴沟”:用生猪产生的排泄物制造沼液,作为石榴树的肥料,发展绿色、循环种植。同时,每年“五一”期间,大家可以来潼关赏石榴花,中秋时节可以来摘石榴果。这样不仅能带动石榴销量,还可以增加“潼关软籽石榴”的知名度。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雷刚通讯员胡楠)潼关县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工作实际,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