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医院内分泌科亮点工作回眸
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操作考核
优秀的潼关县医院内分泌科团队
本报记者 惠晓翠
“叔叔,您血糖有点儿高,今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阿姨,您血糖最近咋样,我给您再测下”……7月11日,在潼关县医院内分泌科病区,记者看到,医护人员正在耐心地给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她们面带微笑、柔声细语,如一缕春风抚慰着患者的心田,也描绘了一幅医患和谐的美好画面。
时间回到2013年,这一年,潼关县医院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筹建内分泌科。成立之初,科室只有4名医生、6名护士,开放床位仅10张。如今,这个“年轻”的科室已成长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担负着全县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短短6年里,科室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记者进行采访。
将技术创新摆在首位
“从只有4名医生的科室成长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这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内分泌科主任席领红告诉记者,科室成立6年来,从开始的医护人员上街向群众宣传内分泌疾病防治知识,到如今患者慕名来科室咨询、就诊,得益于医护团队始终将“技术创新”四个大字摆在首位,在专科建设、医学科研、人才培训等方面不断发力。
目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5名,其中,医生11名、护士14名,开放床位45张,是以收治患1型、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年门诊量达14600余人次,每年平均收治住院患者1300余人次、开展糖尿病培训48次,实现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诊疗水平跨入全市领先行列。
多形式宣传健康知识
提起内分泌疾病,大家并不陌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等都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内分泌疾病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出现低龄化现象。
“其实,糖尿病不可怕,只要接受科学的治疗,合理饮食,就能得到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治疗领域将拥有新的理念、新的治疗方法。”内分泌科副主任郭艳丽告诉记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执行医嘱很重要,可很多患者做不到这一点,有时医护人员需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叮嘱,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
“要严格控制饮食”“降血糖的药要按时服用,不能随便减量”……每天,科室医护人员都要这样一遍遍地叮嘱患者,哪些食物可以吃、吃多少,哪些食物不能吃,药物怎么服用……担心年龄大的患者看不清楚药物的使用说明书,护士还会“送药到口”。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医患共同携手,我们在做早期治疗、预防、门诊筛查时,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本不懂预防知识,明明血糖已经很高了,还在吃高糖食物。”护士长李红丽介绍,内分泌科十分重视健康宣教,每周举办健康课堂,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注意事项、治疗的误区等,并发放宣传册,建立“糖友群”,在线解答患者所遇到的问题,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为了避免单一的授课方式使患者及家属感觉枯燥乏味,护士手拿模具到病房讲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特色诊疗打造专科合力
如何让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得到更为精准、规范的治疗,这是内分泌科一直的探索的问题。多年来,科室多次派骨干赴西安培训,并邀请省级专家到科室进行带教,培育特色专科,提升医疗水平。
“其实,内分泌科接诊的疑难杂症患者非常多,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有很大难度,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今后,科室将立足大内分泌的思路,发挥综合性科室的技术优势,加快临床亚专科建设。”对于下一步发展,席领红已有了打算,加大与上级医院协同平台建设,开展特色诊疗,形成专科合力,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科室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善。”这是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誓言,今后,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坚守在临床一线,以妙手仁心解除患者病痛,努力守护百姓的健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晓林王军锋通讯员卢瑾在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葫芦雕刻达人张志智把葫芦压在腿上娴熟地雕...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