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艺苑】 “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西安日报 2018-12-25 05:12 大字

来到潼关,望着那些关城门楼、城墙、烽火台等等,人们会不由得浮想、感慨。上百首古诗词中就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过潼关时的所想所思。

“干戈自不闲”

“潼关杀气渺春阴”。留在潼关痕迹最深的莫过于战争。宋朝诗人洪咨夔和许多诗人一样,来到潼关,首先联想到的是昔日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

著名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东归晚次潼关怀古》诗中吟咏道:“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他在悲叹人类相互杀戮的残酷,自从河神巨灵劈开华山,千万年来,潼关一带时有战争发生。

曾任宰相的中唐著名诗人武元衡在《秋日经潼关感寓》一诗中反映了他当时想到刘邦东征项羽的历史:“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唐代被誉为“海内名士”的诗人张祜在《入潼关》这首诗里想到战争不断的秦始皇和刘邦早年时期。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诗圣杜甫在《潼关吏》这首诗中,想到了不久前唐军兵败安禄山的战争。

宋朝诗人真山民叹息:“潼关战处骨埋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唐朝诗人陈季卿祖籍江南,前往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发誓不中举绝不回家。然而他一直未能考中,就遵守自己的誓言,留在长安继续参加考试,靠卖字维持生活。这样他在长安一待就是十年,他留在长安也有客观原因。当时交通不便,一出远门,单趟常常就需一两个月行程,耗时、费钱、艰辛,而且充满危险,要参加次年的科举,不如留在京城。后来感觉离家时间太长,他决定含羞回家。当来到关中东大门潼关,他想到自己此次前往长安求功名无功而返,羞愧难忍,内心矛盾重重。

曾任尚书郎的唐代诗人薛逢恃才傲物,言辞激烈,得罪权贵,因此仕途坎坷,心情郁闷。他在《潼关驿亭》这首诗中哀叹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名利经受的痛苦:“河上关门日日开,古今名利旋堪哀。”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由于唐末政局动荡,曾任中书舍人吴融在官场上浮沉不定。他在《早发潼关》一诗中述说外出求官、做官的艰辛、苦恼,叹息做官不如隐居出家。

历史上最苦的是老百姓。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张养浩,是位值得关中人永记的古代官员。元文宗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负责赈灾。接到任命,他立即将家中所有散给乡里穷人,然后上车前往,路上遇到饥饿的群众便救济,遇到尸体则掩埋。当时他已60岁,算得上高龄。然而他到任后奋不顾身,夜以继日进行救灾,白天四处奔波,晚上就住在公署,在任4个月没有回家住过一晚,最终由于过度劳累病逝。他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词中吟咏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有的人会想到如何才能使天下平安。

唐玄宗李隆基在《潼关口号》一诗中称:“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抛弃道德,而靠天险,显然和天平一样容易倾覆。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读了唐玄宗的诗,作诗《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他认为天下平安的关键在于实行德政。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同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在《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中认为,如果一视同仁,天下太平,则无需用兵守护关隘。

北宋思想家、宋理学先驱石介到潼关时,对此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在《过潼关》一诗中表达出来:“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他还用唐玄宗开元和天宝年间的变化举例说明,最后说道:“重门徒尔设,关吏安所职。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新闻推荐

【决战关口】 失守潼关

潼关古城西门。潼关虽然被誉为“第一关”,诗圣杜甫赞其“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但是在...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