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宝库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守卫 ——访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震洪

西安日报 2018-08-24 05:09 大字

■记者任娜实习生郭蕊曹亮

秦岭被誉为中华龙脉,五亿年的生长造就了它庞大高耸的山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则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宏伟的山脉用郁郁葱葱的森林孕育生命,用清澈甘甜的水源哺育人民。

记者近日采访了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震洪教授。他表示,秦岭是自然历史的遗留,是珍稀动植物的家园,是不可多得的风光胜地。秦岭的森林、水源、山石、生物无一不是珍贵的宝藏,保护秦岭就是保护人民的水源,保护生物基因库,保护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秦岭是一部自然的史书

秦岭从远古升起,支撑起中国的大陆,孕育了古老的民族。文明由此点燃,传承由此开始,绵延不绝的山脉勾连起中国的版图。“大约五亿年之前,秦岭经过造山运动慢慢形成,它是中国大陆山脉中较早形成的。在五亿年之前中国大陆还是一片海洋,之后有两个大陆板块,即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慢慢往秦岭这个方向靠近,约在2.5亿年,两个板块碰到一起,相互顶推,慢慢就长起来了,这就叫造山运动,这样就形成了秦岭。之后我们国家的著名山脉如太行山、昆仑山、天山等等也长起来了,最晚形成的是喜马拉雅山。最终使中国由海洋变成了陆地。”王震洪教授说,“首先有了秦岭等高大的山脉形成,然后在这些土地上进化形成各种古代动植物,最后才有人类。”

作为一部自然的史书,秦岭古老漫长的形成过程,赋予了它独特的山体构造和宝贵的自然遗迹。从海洋到陆地,秦岭的每一块山石都在书写地球的记忆。秦岭不光见证了早期地理的变迁,同样见证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沿革,无数的故事在这里上演。

“从历史文化上来说,西安是13朝古都。很多事情都发生在秦岭与秦岭周边。古人看重关中平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有水、有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是秦岭赋予的;三国很多事件发生在秦岭,诸葛亮六出秦岭余脉祁山伐魏,在汉中屯田,留下了很多历史记载。魏延希望穿过子午谷到长安,子午谷的一些栈道现在还在,是有名的文化遗产;钟会、邓艾攻打蜀国也是穿过秦岭。最重要的历史遗产《道德经》在周至楼观台完成的,楼观台在秦岭山脚,老子在此完成了著作,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道德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之魂;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产生于秦岭。”时光流转,五千年的文明借助秦岭绵延不息,从未断绝,秦岭屹立在历史兴衰,时代更迭的故事里;屹立在诗词歌赋,文化著作的书页里,青山不言,历史长存。

秦岭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秦岭海拔的变化比较大,秦岭中段山峰的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它的垂直高差比较大,一般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度,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垂直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王震洪表示,因此这里沿着不同海拔高度和区域,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的分布。除热带雨林和沙漠植被两个类型外,在秦岭的不同海拔梯度上和不同区域都可以看到。“因此,秦岭植被是我们国家植被类型多样性的缩影。在秦岭,不同植被镶嵌在一起,植物开不同的花,长不同的叶,随着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山地景观,造就了‘高颜值\’的大美秦岭。保护了秦岭,在某种意义上就保护了这些植被类型。”王震洪教授强调。

“在秦岭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中,还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动物甚至国家珍稀濒危动物,还有一些特殊鸟类、珍贵兽类在秦岭也是最丰富的。有数据显示,秦岭的种子植物现在发现的有3446种,约占全国14.04%,珍稀濒危植物有34种,占全国10.3%,这还不包括苔藓、蕨类植物。最独特的几种植物是太白红杉、独叶草、星叶草,相当于活化石,非常珍贵。秦岭的植物动物是我国宝贵的基因库,保护它就保护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地分南北三关险,天接东西两极红。”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秦岭之壮美折服。秦岭庞大的山体,独特的气候不仅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提供了安居之所,秦岭还为人们创造了独特的自然风光,翠华山、南五台、楼观台、骊山、王顺山、黑河森林公园、太白山等自然风景区风光绮丽,美不胜收。

“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它的山地比较长,形成很多谷地,陕西人称作峪。秦岭的七十二峪大多分布在北坡的潼关县、华阴市、渭南市、蓝田县、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眉县内等等,其中著名的山峪有太平峪、沣峪、石砭峪、华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像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翠华山,黑河风景区,都处在不同的峪里,形成了不同的风景区。和泰山等其他中东部山脉那种从山脚到山顶垂直的整个风景区不一样,秦岭有很多相对独立的谷地,每个谷地上面有独立的山峰,它们藏在长长的秦岭里,但是每一处的风光都是独一无二的。”王震洪教授表示,“秦岭岩石的类型非常多,因为它古老,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岩石都能在秦岭上找到,我们旅游时去看看是很好的体验,几亿年形成的岩石是什么样的,最近几百万年前形成的岩石是什么样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秦岭可以说是世界岩石的博物馆。”

王震洪表示,现在发展秦岭旅游以生态旅游为主,生态旅游就是来感受秦岭的独特风光,感受它的珍贵价值。他说,秦岭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宝藏,秦岭的名胜风光不仅是自然泼墨挥笔的壮丽画作,更为人类延续着文化血脉。守护住这片宁静的土地,就是守护住了人们赖以发展的净土。

秦岭的保护要统筹规划共同发力

秦岭开发主要是生态旅游、文化项目,要在国家保护法规和条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对秦岭的保护,王震洪教授提出了建议,“首先,以往秦岭的保护没有形成统一的保护机构进行整体保护。例如森林公园和自然遗产之间的保护管理没有多少联系,我觉得应该成立统一机构,把所有该保护的自然遗产遗迹统一管理,各个单位统一归到一个机构之下,他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合作、统一执法,形成一个整体统一保护,这样管理效率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人员开支。秦岭保护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百年千年,现在的严格保护和管理是为后代子孙建立一种保护的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秦岭是世界独特的,应该申请和进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向世界宣传秦岭,让世界一起保护秦岭。”王震洪表示,要让世界知道秦岭,了解秦岭。但现在秦岭的旅游者多是国人,国外旅游者较少。一旦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既能够保护秦岭,也能够吸引大量国外旅游者。“申请自然遗产首先要按照世界自然遗产标准进行整体评价。秦岭有很多处都达到了世界自然遗产标准,都是世界级的,所以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用研究成果、文字,甚至数学模型记录、量化秦岭的申遗价值。”

王震洪教授同时还建议,大专院校的相关专家应该多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一起开展研究,形成整体效应。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申报的研究中应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通过研究,保护好秦岭。“秦岭是一个整体,秦岭的保护也应该是一个整体,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来守卫这座巨大的宝库。”

新闻推荐

潼关县检察院 传达学习全市检察长研讨班精神

本报讯(记者高娟)8月17日,潼关县检察院召开传达学习全市检察长研讨班精神大会。会议传达全市检察长研讨班主要精神,并组织全...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