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了?开机了!
(资料图片)
□万晓林
今年关中平原的夏天有些特别,热几天凉几天的,仿佛真热不起来。但节气并不因为气温的变化而改变,一到六月,田野金黄,麦浪翻滚,一年的麦忙时节如期而至。
一队队的联合收割机如钢铁麦客,从潼关的麦田里轰鸣着,开始作业。继而会西行北进,入渭南,过西安,走咸阳,到宝鸡、陇东……把丰收的喜悦送到乡村里的每家每户,把大把大把的钞票装进农机手的腰包。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激情四射,活力充沛,汗水挥洒的季节。过去,伴着一声亢奋激越,喜不自禁的“开镰了”的呼叫,整个关中平原都沸腾起来,忙活起来。
“麦黄谷黄,绣姑娘下床”。全家人都投入到一年最繁忙紧张的收割之中。因为,稍有耽误,熟透了的麦粒就会落在田里,无法收回,一年的辛苦就白忙了。父辈们借着月光磨利了的镰刀,搭在金黄细脆的麦秆上,发出节奏明快的“噌-噌-”声,宛若天籁。麦倒人行,高低错落,节茬分明。妇女们跟在后面绑麦捆,如针的麦芒时不时会把手心、胳膊刺伤、划伤,再出些汗,钻心的疼,但已顾不上喊疼,只怕跟不上男人的节奏。孩子们会跟在最后,挎一小笼,拣拾遗撒下的麦穗。至今我依然记得小时候的一首歌儿:我是公社小社员/手拿小镰刀/身挎小竹篮/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
有雨要来的时候是最紧张的。龙口夺食,事比天大,人们自会打破“算黄算割”鸟叫的节奏,不顾一切地抢割、抢拉、抢藏。冒着豆大的雨点,阵阵雷声,将最后一捆麦子放在屋檐下,才会长出一口气。因为暴雨狂风会把麦粒打落在地里,即便是和风细雨,也会使麦粒发芽,磨成的面粉粘牙,发甜发酸,难以入口。
麦场上的时光是最欢快的。人们把从田里拉回来的麦子铺开在场里,给牲口套上碌碡一一碾场,让麦粒从麦穗中剥落、脱壳,再把麦秸堆成塔一样的麦垛。晒得黝黑的孩子们会赶着牲口,滚着碌碡在嬉笑中劳作。女人们递麦草秸,男人们摞麦垛,少不了打情骂俏说笑话,搞得谁家新媳妇一脸的绯红,笑声撒满了场畔。场畔生产喜悦,麦垛生长爱情,麦忙时节,便有了说不尽的故事。
有微风吹起的时候,是扬场的最好时机。男人们光着膀子,露出古铜色的肱头肌,挥起长长的木锨将混合着糠皮儿的麦粒扬向空中,风吹走了糠皮,麦粒落在了场中。一锨一锨扬起的是满心的喜悦,是饱满的希望,是对来年的憧憬和向往。
麦黄的时节也是杏黄的时节。场间休息的时候,老人们会给场里抬上一两筐熟透的黄杏,劳累的大人小孩狂喜得不得了,也顾不上洗一下杏,只在衣襟上擦一下,就急匆匆入口,杏水四溅,酸甜爽口。溅出的杏汁落在裸露的胳膊上也不知是汗水杏水。麦忙的劳累便在这甜甜的喜悦中烟消云散。
这一切,仿佛已经很遥远,很遥远了,但细算一下也不过三四十年……
三四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联合收割机、电子收割机的一声“开机了”,替代了那一声亢奋激越、苍凉悠远的“开镰了”,就宣布镰刀、木锨、碌碡、木杈、麦场……退出生活,成为历史。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像一只橡皮擦,把劳作的平台、喜悦、情感轻轻地抹去。
一台电子联合收割机一天可以完成数十亩甚至近百亩的收割,而且割、脱、扬、烘干流水线作业,一次性完成。在大数据的新时代,哪里有多少台电子联合收割机,哪里有多少亩待收割的麦田,哪里麦田今年的亩产量,悉存“芯”底,而且可以自动配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打工的孩子们,一个微信,一个红包,就可让收割机的机主们,把收好的麦子送到父母的手中,岂用回来撵场。
科技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生产关系,时代和社会就在这合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无视发展,回避发展,拒绝发展,都将落伍。但是一味追逐发展,忘掉过去,冷落情感,遗失乡愁,你将回无归路,断根断脉。
君不见,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门楼高大,却人气不旺。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幼病残在守望家园,即便到麦忙时节,赶回家收割的也不见多。昔日紧张忙碌、欢声笑语的夏收场景,早已不见。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太及时了。
时代在科技创新中进步,乡愁在记忆深处陈酿。跟得上时代,留得住乡愁,你才会拥有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B)(10)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俊记者高娟)为保障潼关人民安居乐业、潼关经济社会有序发展,近日,潼关县人民检察院实施五项...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