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汾井村古风在 世代耕读城中看
上汾井村南城门南面(郭浩军 摄)城门内的楼梯(刘嘉辉 摄)
○刘嘉辉
在秦人祖祖辈辈生活的三秦大地上,许多村寨都曾修筑有高不可攀的城,用以抵御匪寇,同时也是进出村寨的交通要道,依各村寨的财力与人力,城的规模及美观程度各有千秋,有些村寨的城墙、城楼甚至与王府不相上下,在当时就不失为一道盛景,而后,很多城毁于烽火战乱,留存至今的少之又少,且大多隐于深山乡野,像一幅陈年的画卷,留待我们视之如宝、用心研读。
爆竹声中,潼关县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们在手提各色礼品的走亲人群里穿梭,沿途打听一个名叫上汾井村的地方。半小时后,终于跟“村村通”一道启程。在“村村通”即将偏离方向时我们开始徒步,按图索骥一个小时,一座饱经沧桑的城楼巍巍然耸立于眼前。
据《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渭南卷·潼关文物》记载:上汾井堡址建于清代,位于南头乡上汾井村内。堡址平面呈矩形,面积约3.78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约180米。现存南堡门和东南角一小段堡墙。所余堡墙残高2.8米,宽2.1米。夯层明显,厚10~13厘米,平均厚度12厘米,夯质坚硬,土质纯净,基本没有包含物。堡址现仅余南门,辟于南墙正中,为平面方形城台式券门。面阔6.6米,进深4.9米,高5.6米,墙质为夯土外包砖。下辟砖拱券门,门道宽2.1米,进深4.95米,高2.6米,原有两道堡门,现仅存木制门轴。堡门南面檐下施砖雕斗拱,做工精美,有砖雕门联,右书“指南陌东仟富目绿寿呈秀色”,左书“瞻横峰侧岭迎门春景献云屏”。两门联上均有方形砖雕兽样,南北均有横额,南为“出作入息”,北为“善止宁止”。
上汾井村城门是潼关现存的唯一有室内楼梯、四扇开门的城门,也是唯一一座双向三拱的砖筑城门,城门内现存解放后潼关唯一一个农民协会的办公场所,简称“农会”。据传,约公元1861年至1875年间,太平军从洛南进入关中,攻到上汾井村城下,由于城门紧闭无法进入,遂纵火焚烧城门。上汾井村百姓合力抵御,腰巷孙家又搬出自家的火炮,在城楼上轰击太平军,才使这座古城幸免于难。
抗日战争时期,潼关作为前线,每天都有将士伤亡。据上汾井村老者回忆,1937年底,上汾井村建立起伤兵转运站,受伤将士在此接受简单的包扎,之后转运至华阴,但其中因伤重去世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将士们就长眠于此。2018年1月21日,上汾井村伤兵转运站抗日伤亡将士纪念碑正式落成。长眠在这里的将士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精神永远长存,和古城一样,在时光的车辙中见证了那段历史。
上汾井村作为古潼关的门户,自有天险可守:其东是远望沟,其西是禁沟,其南是远望沟和禁沟交错而成的断崖,上汾井村就处在三面环沟且又是麟趾塬最南端的位置上。北去十里,麟趾塬北端,则是汉代的潼关古城,上汾井村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称为潼关的南大门。秦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上汾井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成为了秦驰道中“东方道”的一部分。至东汉以后,这里也是“长洛古道”的一部分。在上汾井村以东,有一条人工修挖的壕沟,史称“官路壕”,宽约20米,深约5米,长约1000米。据考证,此壕沟便是秦驰道遗址。在最南端有一槽型豁口,据考是关口遗址所在。
村寨之中别有天地,村寨之城也承载了那些过往。潼关搬移至新县城之后,了解上汾井村历史的人愈来愈少,但是岁月雕琢的城门和万夫莫开的雄关仍在向人们昭示着往日的荣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吕欣怡记者郭洁)近日,潼关县教育局以“四抓”入手,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四抓...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