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着重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华商报 2018-04-19 03:59 大字

关键词

推动“三个经济”发展

报告提出:

推动“三个经济”发展。积极嫁接陕西自贸试验区政策,健全渭南口岸海关大通关联动机制,推动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多式联运,增强面向“一带一路”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渭南保税仓库和外贸加工园区。加快经开区渭南商贸物流园、卤阳湖通用航空和潼关物流港等项目进度,力争广汽西北商贸物流中心成功落地。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企业总部、国内外客商聚集。鼓励优势企业、特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渭南市发改委主任杨武民:

推动“三个经济”发展,是去年省委全委扩大会上提出的要求,“三个经济”是指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各地根据区位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推动“三个经济”的发展的方式也不一样。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次核心城市,在发展枢纽经济中,我们将着重打造一个立体的交通体系,一方面依托域内现有高铁、铁路和高速公路汇聚的优势,一方面加快西韩城际铁路,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积极促成韩合机场建成、华山机场全面开工,以此打造关中立体综合交通次核心,打好枢纽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带动物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渭南作为陕西的东大门,在发展门户经济中,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市的基础联通、产业协作,不断深化向东合作的层次;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还要加快西渭融合,推动富阎一体化协作发展,不断拓展向西的合作领域。并探索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客商聚集,推动渭南的门户经济不断发展。

流动经济,实质就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发展流动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渭南将通过筹建渭南保税仓库和外贸加工园等项目,鼓励优势企业、特色产业开拓市场,还要充分挖掘市域内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吸附力,从而推动流动经济快速发展。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今年开建澄城至韦庄高速公路

关键词

交通建设

报告提出:

积极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西韩城际铁路、合铜高速、蒲白高速等项目建设,力争韦罗高速主体贯通。完成西安-潼关、渭南-蒲城-白水轨道交通和富平永济高速、秦晋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209省道渭河特大桥等7个项目,确保310国道罗敷-少华山、禹门口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宏德:

目前渭南市已初步确定了建设“交通强市”的目标:要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城际铁路,中心城市至各县(市、区)之间通一级公路,县与县之间、与重点镇、与3A级以上景区、与规模以上园区之间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今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58亿元,推进西韩城际铁路、合铜高速、韦庄至罗敷高速公路、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4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同时,还将开工建设澄城至韦庄高速公路。推进342国道、242国道、310国道等217公里重点国省干线公路升等改造,开工209省道临蒲界至固市暨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还要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力争522国道陕晋界至下汾井暨310国道北歇马至潼关县城、242国道澄城至冯原、108国道蒲城至韦庄公路等10多个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今年计划新建、改建各类农村公路1500公里以上,实施一批县乡公路、通村通组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通村公路完善以及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渭南市交通网络。

渭南还提出了建设综合智慧交通,2018年底,将完成全市公路、运输、水运、公交、出租、执法等基础数据采集,力争三年时间初步建成渭南综合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年底实现全市客运联网售票和移动App售票端,覆盖率达90%以上,方便市民出行;中心城区纯电动公交覆盖率达到100%;“渭南通”公交IC卡业务,实现与各县市区的互联互通,并与全国联网。华商报记者 唐保虎

公园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关键词

提升中心城市品位

报告提出:

全年安排中心城市城建项目203个、投资313亿元。积极推进城市内外环线建设,完成华山大街、东风大街提升改造,打通一批“断头路”,新建一批停车场。下大气力解决主城区供水、供热、供气问题。开展海绵城市试点,通过两年努力,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实现雨污分流。高标准建设渭东新城、滨河新区和市民中心西片区,推动城市候机楼、五星级酒店和特色街区建设。加大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新建一批舒适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社区。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成渭清公园、东湖、西海、南湖水系,对城市主要建筑物、所有道路实施全面亮化,持续提升保洁水平。推动城市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拆除违法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动,让城市更舒适、更宜居。

渭南市住建局局长姬智武:

海绵城市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落地的技术路线,也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渭南结合建设关中水乡目标,投资46亿元,开工建设了渭东经开湿地公园、湭河湿地公园、南湖公园等公园,这些公园建设中都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就是通过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建设,大量吸收雨水,避免雨水造成的洪水,城市内涝;其次,收集起来的雨水可用来浇灌花木,循环再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在城市建设调蓄池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还可以减少城市水污染,完善积水点改造。比如渭南西部城市生态公园,公园整体设计以海绵城市技术作为依托,在5.6公里沿线上设置集水系统。集水系统可在雨天将多余雨水存储,经过植物净化变成可供市民嬉戏的景观水和用于园林养护的浇灌水。

另外,渭南还将启动实施中心城区水系连接工程,起始于南湖公园,途经渭清公园、西海公园、人民公园、入渭东新城公园,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生态水系,并起到雨季蓄水,旱季补水的调节作用。同时,在给排水、园林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三月三 上兑山

精彩的皮影戏赢得阵阵喝彩(首席记者李明摄)庙会上的静板书表演(首席记者李明摄)○刘剑锋在洛南乃至商洛众多的庙会中,说到影响之深远、规模之宏大、声威之赫然、气氛之热烈、人们向往...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