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风采 仁心仁术佑乡亲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医刘永生其人其事
本报记者郑栋
潼关县广电中心新闻部副主任魏荣是第一个采访刘永生的记者。至今,那次采访带来的震撼仍让她记忆犹新。
2013年7月,潼关县发起“寻找最美潼关人”活动,魏荣接到了去秦东镇荒移村采访刘永生的任务。魏荣没有想到,就在荒移村,就在刘永生的诊室外,她遭遇了参加工作8年来的首次“失败”。
听说县电视台来采访刘永生,整个荒移村沸腾了。魏荣的摄像机架在村卫生室门口的小广场上,平日里对着镜头不善言谈的群众竟自觉地排起队,主动给记者讲述刘大夫帮助自己和乡亲们的故事。那天,魏荣带去的两盘录像带全部录满了,两块专用电池的电也被用光了。临近傍晚,直到摄像机再也打不开的时候,魏荣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采访“主人公”。
采访虽没完成,但整个过程却是刘永生用真情和精湛医术为群众热忱服务的真实写照。在荒移村,在麟趾塬,在秦东镇,乡村医生刘永生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正月初四的一顿饭
2018年正月初四下午,70岁的张继邦早早来到巷口,不停地向东张望着,似乎在等什么人。此时,在他陈设简陋的家里,老伴儿张引正往桌子上端菜。4个凉菜,4个热菜,还有1瓶啤酒,对于这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来说,这样的大餐显得有些奢侈。
张继邦等的人正是刘永生。“我每年都要和永生聚一次。要不是他,我这个家早就散了。”说起刘永生,老人打开了话匣子。8年前,为了给家里增添一点儿收入,老伴儿张引常到村边的陡坡上挖中药材。一次挖药材时,老伴儿不慎一脚踩空,摔断了左腿。闻讯后,刘永生下到坡底,把她从陡坡底下背回村里,送到了医院。自打那时起,刘永生就成了张继邦夫妇的亲戚,经常来家里探望,为他们体检诊脉。
张继邦患有高血压和慢性胃溃疡,老伴儿张引的身体也不好。刘永生不但免费给他们送医送药,还经常送钱送物,帮着收拾屋子。8年来,刘永生和张继邦亲得就像一家人一样。“2017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宽裕了些,趁过年,做了一桌好饭请永生来吃。可永生忙啊,他没吃几口,接了个电话,放下筷子,就看病去了。”张继邦说。
麟趾塬上的“120”
在麟趾塬上走访,记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群众都能一下子说出刘永生的电话号码。驻村第一书记冯军义对记者说,群众有个头疼脑热,只要一个电话,刘永生就能很快赶到患者家里。这里的人们都说,刘永生是麟趾塬上的“120”。从医42年来,刘永生出诊万余次,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在荒移村卫生室门口的小广场上,停着一辆白色的小汽车,这辆车是麟趾塬上的“救护车”。刘永生告诉记者,自己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医,紧急出诊的时候总会遇到难以处理的病症,为了不耽误群众的病情,他会在第一时间送患者去医院接受治疗。
刘永生不会开车,“救护车”的司机是儿子刘博。这些年,为了出诊和接送病人,刘博几乎是24小时待命。“我爸出诊遇到需要送去医院的病人,不管多远他都要亲自护送,有几次甚至送到了省城。”儿子心疼父亲,但又执拗不过,话语间透露着无奈和怜惜。
如今,经过专业培训和长期耳濡目染,刘博也选择在荒移村当一名乡村医生,父子俩成了“同事”。刘博告诉记者,今年他打算再出去进修一段时间,像父亲那样,不断提高医术。现在,麟趾塬上的“120”有了接班人,刘永生父子协力扛起了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担。
同样想成为一名医生的,还有刘永生16岁的孙女刘鑫。虽然还在读高一,但她已经树立了志向。她对记者说,自己的愿望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早日成为一名像爷爷那样的好医生。
充满正能量的符号
自2015年至今,“中国好人”刘永生真情奉献的故事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在潼关县,“刘永生”已经由个例变为一种现象。如何定位潼关的“刘永生现象”?潼关县委书记樊正学认为,“刘永生”是充满正能量的符号。如今,潼关各条战线正在涌现出更多的“刘永生”。
在潼关县,以镇村为单位组建的“刘永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城区和乡村,他们中有党员干部、农民、工人等。他们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无偿献血,义务劳动,传播着社会文明新风尚。潼关卫计系统的“刘永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医院、社区、诊所、敬老院、福利院,他们中有医生、防疫人员、护士、护工等。他们深入基层,义务普及健康常识,开展义诊活动,像刘永生一样呵护着更多群众的健康。
刘永生常说:“群众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这句话已成为“刘永生志愿服务队”的座右铭。潼关县委宣传部部长吕智勇告诉记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的行列中,他们的名字都叫“刘永生”。
新闻推荐
阳光讯(孙雨辰记者李保锋)春节期间,从外地返乡申请办证群众不断增多,潼关公安出入境管理大队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坚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提升窗口...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