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佑乡亲 ——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医刘永生其人其事
潼关县广电中心新闻部副主任魏荣是第一个采访刘永生的记者。至今,那次采访带来的震撼仍让她记忆犹新。
2013年7月,潼关县发起“寻找最美潼关人”活动,魏荣接到了去秦东镇荒移村采访刘永生的任务。那天,听说县电视台来采访刘永生,整个荒移村像炉子上的水壶似的沸腾了起来。魏荣的摄像机架在卫生室门口的小广场上,平日里面对镜头三缄其口的群众竟自觉地排起队,主动给记者讲述刘大夫帮助自己和亲人的故事。那天,魏荣带去的两盘录像带,两块专用锂电池被用得干干净净。临近傍晚,直到摄像机再也打不开的时候,魏荣才想起来,自己居然“忘了”采访“主人公”。
这次不成功的采访,是刘永生用真情和精湛医术为群众热忱服务的真实写照。在荒移村、在麟趾塬、在秦东镇,乡村医生刘永生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正月初四的一顿饭
今年正月初四下午,70岁的张继邦早早来到巷口,不停地向东张望着,似乎是在等什么人。此时,在他陈设简陋的家里,老伴张引正往桌子上端菜。4个凉菜,4个热菜,还有1瓶啤酒,对于这个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来说,这样的大餐显得有些奢侈。
张继邦等的人正是刘永生。“我每年都要和永永聚一次。要不是他,我这个家早散伙了。”说起刘永生,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八年前,为了给家里增添一点收入,老伴张引在村边的陡坡上挖中药材时,一脚踩空,摔断了左腿。闻讯后,刘永生下到坡底,把她从陡坡底下背回村里,送到了医院。自打那时起,刘永生就成了张继邦夫妇的亲戚,经常来家里探望,为他们体检诊脉。八年来,刘永生和张继邦亲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刘永生的儿媳妇李燕说,今年过年,全家人总共只吃了一顿团圆饭。自打过门以来,李燕已经习惯了一家人分头吃饭的生活。她知道,在公公心里,乡亲们和来看病的患者就是家人,每一天的接诊就是和家人的团聚。
正能量的时代符号
自2015年至今,“中国好人”刘永生真情奉献的故事,打动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作为“渭南标杆”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刘永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秦东大地上落地生根的一个生动例证。
而在潼关县,“刘永生”已经由范例嬗变为一种现象。如何定位潼关的“刘永生现象”,县委书记樊正学认为,“刘永生”是充满正能量的时代符号。今天,潼关各条战线正在涌现出更多的“刘永生”。
2015年底,潼关县卫计局率先以“刘永生”命名成立了“刘永生志愿服务队”。如今,这一经验已在全县成功复制推广。现在,这支金牌志愿者服务队,正在成为传播发扬“三秦楷模”精神的生力军。
在潼关,以镇村为单位组建的“刘永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热闹的城区和阡陌田野。他们中有党员干部、农民、工人和普通群众,他们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无偿献血、义务劳动,传播着社会新风尚。潼关卫计系统的“刘永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医院、病房、社区、诊所、敬老院、福利院。他们中有医生、防疫人员、护士、护工,他们深入基层,义务普及健康常识,开展义诊活动,像刘永生一样呵护着更多群众的健康,播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本报记者郑栋
三秦楷模
新闻推荐
黄河万镇龙凤山石壁神佛昼伏夜出猫头鹰龟兔赛跑山庙神像石壁爬山虎雄狮图天狗雕塑文/陈宝生图/陈宝生陈丽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雄浑壮阔的陕晋峡谷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英雄气概。神木万镇作为陕...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