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打造豫剧《秦豫情》 唱响了大西安的胸怀 演出了大西安的包容
《秦豫情》剧照记者 尚洪涛 摄
8月26日晚,由陕西省文化厅出品,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演艺集团联合打造,西安市豫剧团创排的原创大型现代豫剧《秦豫情》作为第四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此次演出已是该剧“二度晋京”。
“二度晋京”受追捧:
引爆北京观众热情
演出当日,北京的观众们热情高涨,开演前票房火爆,一票难求。《秦豫情》讲述了1942年那段沉重的岁月,河南人逃荒到陕西,并最终在陕西扎根的故事。1942年,河南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大饥荒造成成千上万的人被饿死。由于大旱导致蝗灾,蝗虫过后,颗粒不留。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据估计,1000万人的河南省,有300万人西出潼关,一担两筐赴陕逃荒,艰难困苦、绝地求生,最终落地生根。此剧描写了以主人公“小勤”为代表的河南灾民,逃荒在他乡艰难生存并逐渐融入的奋斗历程,着重表现了中原儿女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担当、乐观进取的“扁担精神”,也体现了以陕西人“张大”为代表的中华大家族相互包容、风雨同舟、和谐共生的凝聚力。
当晚,慕名而来的观众们把剧院围得满满当当,剧院内更是座无虚席。演出高潮迭起,观众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哭泣,时而开怀大笑,为剧中人物的命运牵肠挂肚,精彩纷呈的戏剧表演,使现场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被点燃,他们深深沉浸在戏剧的魅力之中,全场演出掌声有36次,笑声达29次之多,观众充分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酸、悲凉,以及人们的拼搏精神。演出结束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唱响“河南担精神”
和陕西人的包容情怀
2016年,豫剧《秦豫情》亮相北京,剧中唱响了“河南担精神”与陕西人民“接纳包容共处情怀”,当时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次二度呈现,导演组构思绝佳,启发演员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动作与群体场面变形的肢体舞台形势,巧妙地与那个虐心时代存活下来的人们在舞台上形成了互融体:使观众在欣赏中感觉到,这是不曾见到过的舞台形式,又从中领略了一台不同凡响的新的舞台呈现!北京多个专家看完戏后预言“这将是一台影响以后戏曲舞台程式走向新形势的作品”。
当晚,大幕开启,“呼啦啦的河南担,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的场景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当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难民喊出“老天爷,为啥让河南遭灾啊”的时候,观众席的每一位观众都被带入了“一九四二”那段不堪回首、不忍直视的历史。在表现手法上,该剧融入了不少秦腔因素,极具陕西地域特色。众所周知,秦腔的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而豫剧则是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行腔酣畅。为了打造这部剧,主创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对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旋律进行了融合,并以一种全新的舞台呈现演绎出来,让整个表演特接地气儿。
在“一剧一评”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秦豫情》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戏,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不仅仅是演陕西、河南,而是展现了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伟大的中华儿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此外,该剧舞台呈现形式有较大突破,在戏曲原有的传统程式化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艺术表现手法上,打破了地方戏原有的地域性及程式化,并融合了西方戏剧、话剧、秦腔等舞台呈现方式。用现代人的审美角度,让观众感受现代戏曲独特魅力的同时,又展现了“生命”的潜能、“人性”的伟大以及“希望”的力量,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觉。
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还根据剧情开发了文化衍生品,巧妙地定制推出具有文化特色的“秦豫情小勤胡辣汤”使广大戏迷观众在欣赏精品剧目的同时品尝到传统工艺加工的美食,此番晋京演出,西安市豫剧团更是为首都的观众们带来了这份来自《秦豫情》的礼物——“秦豫情小勤胡辣汤”,深受首都人民的喜爱。
记者张静实习生赵云彧
新闻推荐
在沿黄观光路即将开通之际,华商报积极发挥媒体力量,整合区县资源,沿黄旅游宣传联盟正在紧张筹备中,在联盟的合力下,除保证大家看到和感受最美黄河西岸风光,还将在黄河旅游带建设、发展和宣传上,起到积极...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