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潼关五虎张高跷说开去

渭南日报 2016-08-19 21:08 大字

记者体验潼关五虎张高跷

●本报记者彭一鹏

说到如今的潼关,可以用很多的关键词来说明。比如三河交汇、黄金、美丽乡村等等。可如果说起以前的潼关,这关键词就会简单很多,那就是战争。

自东汉末年立关以来,无数的战争孕育了潼关独有的文化,以至于如今潼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带有战争的印记。潼关五虎张高跷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高跷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列子·说符》中《兰子献技》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这段话是说在宋国有一个会杂耍的艺人希望能够为宋元君表演,宋元君同意了,并让他当众表演。于是这个人把两根比自己身子还高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还能走能跑,手里还拿着七把剑,不停上扔轮换,并始终保持着五把剑在空中。宋元君大惊,马上叫人赏赐黄金给这个艺人。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相比其他地方的高跷,潼关五虎张高跷更具地方特色。

出潼关县城向东北,顺着蜿蜒的道路下潼洛河河沟,就是五虎张村的所在地。再向东,翻过潼洛河河沟,则是古时潼关最为得意的陆上天险——禁沟。天气好时,站在村中向东仰望,依然可以看到古时留下的“十二连城”(唐朝以来建成的防御性军事堡垒,也称烽火台)。村中传说,东汉末年,刘备蜀汉政权的“五虎上将”曾在村中驻扎,村子也由此得名。

在村中,潼关五虎张高跷第八代传人黄永胜告诉我们,潼关五虎张高跷正是源自战争。

“听村里老人讲,高跷就是古代当兵放哨使用的东西。远处敌人来了,放哨的士兵站在高跷上隔着城墙就能看见。时间一长,人就都学会了,练兵的时候耍,逢年过节也耍。”黄永胜说。

黄永胜告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潼关的高跷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迫中断的情况下,高跷也始终不曾中断。只是那时,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踩高跷的人减少很多。但对于那些非常热爱高跷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比如在五虎张村,文革期间就有一名高跷爱好者,为了能踩上高跷,宁可把自己睡觉时盖的被子撕成布条。由此也可见当地群众对高跷的热爱。

据《潼关县志》记载:“高跷……城乡风行。1985年春节,五虎张村、管南高跷进城表演,观众约3万人。”其盛况可见一斑。

然而,时过境迁,潼关县文化馆的同志告诉我们,如今,潼关五虎张高跷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

据潼关县文化馆的同志讲,最近几年,除了偶尔的社会演出外,五虎张高跷已经很少活动了。

这些话在黄永胜那里也得到了证实。黄永胜告诉我们,在前些年,高跷兴盛的时候,仅有1000余人的五虎张村就能拉出一支200多人的高跷表演队伍。可到了如今,却很难在组织起这样的一支表演队伍了。

当我们问起这其中的原因时,黄永胜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告诉我们,前几十年高跷在五虎张村的兴盛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在里面。而这个因素就是黄永胜。

黄永胜今年70岁了。退休前曾担任过五虎张村的村委会主任,那时候,作为高跷爱好者的黄永胜在村中大力推广、组织高跷表演,也因此让五虎张高跷走出了名堂。可随着他退休时间的推移,五虎张高跷曾经的风光也就逐渐消散。

“当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娱乐,群众也喜欢。现在不一样了,没人组织,也没有表演了。上了年纪的人耍不了,年轻人又都出去务工了……”黄永胜无奈地说。

其实,无奈的不仅仅是黄永胜。对于王新军来说也是一样。

曾经,王新军是五虎张村的村支书。如今,他已成为潼关金桥现代农业园区的党委书记。同时,他也是潼关五虎张高跷的第九代传人。

见到王新军是在金桥农业园区的办公楼,在这里,记者还见到了几副摆在库房里的高跷,其中有一副比其他都要短很多。“这是给我女儿做的,只有40多公分。”王新军说。他告诉我们,之前在五虎张村,村里的小孩一般到了3岁就可以学习高跷了,长辈们也会早早准备好这样一副高跷,让孩子们从小就打下基础。

“其实高跷不难学,一般人只要练上几天就可以走,但要耍得好,那就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了。”王新军说。

据他介绍,在五虎张村不乏一些技艺高超之人,别看同样是高跷,在他们踩起来,就好像真的是自己的脚一样,下腰、劈叉、鹞子大翻身、鲤鱼打挺、扑蝶、原地旋转3600以及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那也是信手拈来。

王新军的话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便厚着脸皮问他要了他女儿的高跷来走走。好在王新军也不在意,愉快地答应了。结果这高跷一上腿,就好像腿上灌了铅,完全不会走路了。在两人的搀扶下走了一段距离才慢慢适应,最后鼓起勇气倒也真能走起来了。只是不能快,一不小心就栽了跟头,给旁人添了些笑料。

笑归笑,可对五虎张高跷的未来,王新军是严肃的。

“前些年当支书,主要抓经济,如果经济搞不好,去搞高跷,别人会怎么说你?现在管园区了,发展经济仍然是主业,毕竟文化也需要经济来支撑,可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完全不管了。我倒是希望能够通过运作,让企业来组织专门的演出团体,走市场化的路线。”对于未来,王新军显然有自己的打算。可是这个打算到底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

说到这里,在我们心中也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包括潼关五虎张高跷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如今,潼关五虎张高跷遇到传承无人、缺少市场等问题也正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最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呼声很高,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华阴老腔,在现代舞台的包装下,已经走出了一片天地。又比如阳郭草编,在区域政府的支持下变成地方的一个新兴产业。当然,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满足了当下社会的需求。可要满足这一点,对于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却是十分有难度的。

那么,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路?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想想办法。

新闻推荐

安康市各地多种形式庆“七一”

高新区本报讯(记者牛纲通讯员陈欣)6月28日,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建党95周年前夕,为了肯定成绩、鼓舞士气,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作为,高新区党工委对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