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冲破条条框框,提升行政效率、企业效率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激发市场活力。走进渭南,到处都能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热浪:

陕西日报 2015-01-28 19:11 大字

渭南群众手持财政惠民补贴卡,在商店利用助农POS机进行现金支取和消费。

  见习记者 张权伟 本报记者 康传义

对于已经在渭南市政办做司机七八年之久的马师傅来说,为政府开车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常没有规律可言,“周六周日被领导叫去帮忙是常有的事”。但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元旦过后恐怕再也不会出现了。1月4日,渭南市在封存了全部公车后,成立了政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后,所有领导干部和其他公务员若需要用车,都需向该公司提出申请。对于马师傅而言,这样的调整不仅意味着他的作息将恢复正常,而且收入也将得到提高。

事实上,除了公车改革,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地处“陕西东大门”的渭南而言可以说是改革元年。这一年,渭南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以全面完成45项重点改革任务的骄人成绩,递交了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

深化改革 不折不扣抓紧落实

“向中央基准和省委要求看齐,绝不是一句人人都能喊的政治口号。尤其对中省已经明确的改革事项,只能不折不扣抓紧落实。”从年初的市委全委会议到每次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市委书记徐新荣、市长奚正平经常这样告诫牵头推进改革的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

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场戏”和“重头戏”。渭南坚持放管结合、宽进严管、全程监管,从2012年起连续3次简政放权,累计向基层和社会中介组织下放、取消、转移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171项,公开和简化办事流程534项。特别是通过媒体分19批对市本级271项权力清单公开公示,率先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随后推出的大荔县“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三级便民服务机制和陆续建成的1671个便民服务中心,不仅让群众对政府服务和干部作风的满意度提升到90.78%,而且也让国务院第7督导组和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充分感受到了简政放权改革带来的生机与变化。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今年的最热话题。中央率先垂范,让渭南的决策者鼓足了先行先试的勇气。2014年12月5日,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如期召开,《渭南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及相关配套文件全部印发。按照取消专车、公私分开、保证公务、降低成本的原则和“货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渭南从12月中旬起,全面封存了公务用车,组建企业化的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同时对涉改人员按照职务、职级、岗位及实际公务量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市级80多个部门、104个下属参管单位全部参加车改,涉及公车1035辆,预计车改后交通运行费用支出可节约20%左右。渭南成为全省第一家试探公务用车改革的地市。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镇村综合改革、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农村改革三项重点工作。渭南及时制定《实施意见》,按时上报《工作方案》,并第一时间召开市县镇三级党委书记电视电话会议,还让各常委分头带队深入党建联系点和包联县(市区)调研、督查和推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年底前全面完成镇办“六办三站”机构调整任务,2015年元月底前将县级部门垂直管理的“七站八所”移交镇办管理,3月底前基本完成1500人以下的村合并任务,5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任务。目前,全市镇办“六办三站”机构调整基本到位。

 创新机制 赋予渭南新活力

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不优是渭南的基本市情。渭南市市委书记徐新荣认为,“改革是渭南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唯一捷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冲破条条框框,提升行政效率、企业效率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激发市场活力”。

为了让投资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渭南相继推出重点项目领导包抓督办、联报联审、一揽子办理、一条龙服务、一颗印章审批和专项观摩等改革举措,同时对基础设施、能源化工、文化产业等5大领域建设项目全面开放,引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叠加,累计完成投资1765亿元,增长20.2%。

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渭南大胆赋予工业园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改制。市产投、城投、华山旅游等市属国有集团公司全面组建,初步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体系。3D打印引起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高度关注。渭南高新区继获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后,再度成为中国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发展国家级示范园区。

为加快市场主体发育成长,渭南率先在全省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企业自治、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四位一体市场监管模式,引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4万户,其中新增各类企业4916户,同比增长88.9%。

为实现天蓝地绿水洁环境友好,渭南加快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融资机制,创新城市精细化网格管理和“人地房”相结合的征迁模式,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10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基本达标,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20天。

为加快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渭南以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全面建立涉及38个具体事项的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干部选拔任用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据省教育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86.46%的受访者对渭南的干部作风转变给予积极评价,满意度较过去年份大幅上升。

  顺应民情 发展民生两不误

渭南市市委书记徐新荣讲,“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普通百姓。必须尊重群众意愿,按照群众要求,早改、真改、深改,让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过去,驾照考试,各县(市)的考生都必须到渭南应考。市交警支队继下放车辆管理、驾驶员科目1考试等审批事项之后,又相继推出免检车辆注册查验“绿色通道”、短信直通车服务,还率先在全省设立驾照C2考试项目,开通网上交警,安装远程审验监控管理系统,这些改革举措,让老百姓不出县城、无需排队等候就可以直接上户挂牌考试。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老百姓节省费用3000多万元。

过去,农民低保、粮补、新合疗等各种惠民补贴的折子很多,为了领点钱,没少在县城各个部门跑路。渭南率先在全省整合粮食综合补贴、小麦玉米良种补贴以及高龄补贴等9个部门41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政策性补贴发放渠道,全面推行“一卡通”发放和担保贷款改革。有农民讲:“有了惠民一卡通,几项补贴都在里面,而且还能担保贷款,实在是又实惠又方便。”

过去,政府一再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企打零工,可农民进城后才发现买房有限制,租房价格高,特别是看病就医、子女入托上学等生活琐事,常常让进城的农民感到“低人一等”。如今,渭南继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居住证之后,又相继推出城乡平等的就业一体化管理及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同时还对廉租房实行并轨管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参考房产证安排学区,对道路交通、工伤等各类事故赔偿实行城乡并轨,对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同等提供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并将其纳入失业、工商、生育保险范围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渭区还通过共同管理、共同培训、名师交流轮岗等形式,对市区的中小学校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过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直是“九龙治水”,但就是难以从根本上让百姓“吃用放心”。2013年以来,渭南再次理顺农业、食药、卫生三部门主体监管职责,探索建立起市县镇三级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考核评价机制,在全市143个镇(街道办)设立了100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初步形成“市级管决策、县镇管执行和过程”的监管新格局。随着《豆腐豆芽生产加工规范》《流动餐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流动餐饮摊点管理规范》等10余项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从地头到餐桌的食品药品监管基本实现“一个窗口”对外,改革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放手基层 渭南改革最大亮点

简政放权,便民服务,各地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许多新的机制和办法。继大荔县初步形成“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三级便民服务机制之后,合阳县还把涉企为民服务的24个部门、293项审批全部拿到县党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设置服务窗口55个,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服务保障、全面统筹”的为民服务新局面。白水县设立税费办证大厅,对涉及土地出让、建设工程、人防基金等14种证照和26种税费实行一站式办公,同时还将l3个部门29项职能向中介组织转移。合阳县将工商、交通等8个部门的48项权力下放到两镇两区。澄城县将婚姻登记下放至距县城偏远的镇服务中心。大荔县还将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等4项审批全部下放给基层工商所。这些改革举措,让群众一出家门就能就近办理相关事项,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基层群众的高兴和满意。

走进渭南,到处都能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热浪。韩城市率先在全省成立民贷服务中心,较好实现对民间借贷的有效监管。合阳县首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富平县创新订单农业质押贷款模式,为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题探路试水。临渭区率先成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组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处中心,赢得城乡群众交口称赞。华阴市对掌控司法权、项目资金审批权、工程建设管理权、资源监管权以及人财物管理权的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力促干部作风转变。华县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改革试点,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奠定了坚实基础。蒲城县积极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大胆探索金融支农七种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改革试验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潼关县率先实行政府为农村居民购买有线电视服务项目,让边远山区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园区城区景区”处处呈现勃勃生机。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50亿元,首次进入全省前五位,增长速度达到10.7%,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645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0亿元,对发展的贡献额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7.46亿元,同口径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000元和8540元,分别增长10%和13%。

新闻推荐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潼关建立流动党员托管中心

本报讯(记者陈圣强通讯员白水利孙晓磊)4月20日,从潼关县了解,该县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托管中心,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据了解,该县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在6个乡镇建立流动党员托...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