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云:因为一群人 爱上一座城

渭南日报 2022-01-20 01:5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绚丽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坚持13年做爱心志愿服务,有了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渭南朋友,我的家庭更幸福,员工积极上进,企业也蒸蒸日上,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渭南这座城市!”

有人说,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王雪云爱上渭南的原因,除了这里是她创业圆梦的地方,还有一个原因——她爱上了这座城市里的一群人。

王雪云,浙江台州人,20多年前跟随家人来渭南创业。2009年,她偶然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后便坚持了下来。

“当时我在店里无聊嘛,朋友就推荐我加了渭南青年志愿服务队的QQ群。”回忆起做志愿服务的初衷,王雪云颇为感慨,“大家进群后都不留真实姓名,统一用网名,而且几乎每逢周末,都会根据群里发布的公告,身穿红马甲,主动赶到指定地点去参加献爱心活动,上山捡拾垃圾,看望留守儿童之家结对帮扶的贫困学生,去福利院看望孤儿……”

他们做的每一件事可能看上去不起眼,但王雪云觉得,在自己做好事的同时,如果能和更多有爱心的人共同来做,志愿服务的力量就会大很多。

“其实我早就有一个梦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身边生活困难的人。”王雪云说。

因为做的是和眼镜相关的企业,十余年来,王雪云便以“眼镜姐”为名,先后为临渭区阳郭镇大王小学困难儿童、困境学生送保温杯及免费配镜,为临渭区、蒲城县等乡村、社区、敬老院的老人免费验光,赠送老花镜近千副。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类爱心捐赠活动,想方设法采购护目镜、医用手套、口罩等紧缺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医务工作者、一线公安民警和清洁工手中。

2021年10月12日,重阳节来临之际,正在临渭区崇凝镇敬老院参加关爱慰问活动的王雪云临时接到通知,青年志愿服务队要把她的门店设为临时捐赠点,接收一批为大荔县受灾群众筹集捐赠的棉衣棉被。

“当时店员发来的照片上热心市民排了很长的队伍,店里也已经堆起了各种大包小包的棉被衣物,我正发愁呢,几名志愿者队友在群里看到后便来帮忙整理打包,非常感动。”王雪云说。

对于王雪云来说,从做企业到做志愿者,从服务到奉献,除了荣誉,她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快乐和友谊。

“每次看到志愿活动中一些感人的画面,我都会感叹,自己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的同时,能认识这么多热心善良的朋友,真是一件幸运又幸福的事!”王雪云说。

如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成了王雪云倡导和推行的企业文化,拥有爱心是她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王雪云说,现在的她时常忙碌于工作和公益,即便身处异乡,心却不曾有漂泊流浪之感。

“做了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我能时刻感受到渭南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进步。当我老了,我仍会选择生活在渭南这座城市,我会尽情享受与这座有爱之城的关系!”

新闻推荐

蒲城县人民法院 一次特殊的远程开庭

本报讯(通讯员王珊珊)原以为第四次离婚诉讼还要“无功而返”,却没想到蒲城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将庭审“搬到了”汉中市中级...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