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葡萄香特色产业日子火

渭南日报 2020-06-02 00:31 大字

本报记者 周佳 文/图

红中透紫的“香妃”,绿中泛红的田香玫瑰……夏日时节,在蒲城县党苏坊镇桥绒村张建彬的葡萄生态大棚内,一串串多汁饱满的葡萄已经挂满了枝头,看上去十分诱人。

“吃惯了传统葡萄味的葡萄,是一定要尝一下咱这‘香妃’,浓香爽口,甜而不腻,皮薄无核,口感特别好。”正在修剪枝叶的张建彬,边说边摘下一串葡萄递给记者品尝。“捂”得严严实实的葡萄大棚里,气温明显比外面高,空气中弥漫着果实和泥土的芳香,忙碌中的张建彬嘴角挂着笑,时不时擦一下脸上的汗珠。

张建彬告诉记者,他发现“香妃”这个葡萄品种色香味俱佳,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感觉是一个商机,2017年在沈阳学习考察后专门引进种植。“‘香妃’葡萄口感好,但产量低,大多数人种植意愿不强。但我想着现在发展葡萄就得走差异化路线,做品质,做品牌。”

张建彬说,去年的葡萄大多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每斤价格在60元左右,还有很多顾客慕名前来采摘,因此供不应求,所以他今年还想进一步扩大葡萄种植产业。

据了解,除了种植大棚葡萄外,张建彬还成立了田运瓜菜合作社,种植吊篮西瓜、吊篮薄皮甜瓜、厚皮甜瓜、圣女果及黄瓜、西红柿等果蔬。几年来,该合作社先后对52户村民实施产业扶贫,辐射服务8500亩设施瓜菜,带动千余农民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张春虎:小桃子种出“大钱景”

本报记者徐蕊通讯员程军涛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指的是人到30岁就不会轻易改变行当。30岁,正是一个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