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蒲城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万千银丝滋味长
渭南日报 记者 杨晓妍
老陕爱吃面,爱面如痴,深入骨髓。由此一来,面食制作手法自然也是丰富多样。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蒲城县桥陵镇日光村的手工挂面。
“下锅快,入口软,嚼起来特别有劲儿。”在当地,但凡尝过这种美味的人应该都会有如此体会。“别看嘴上一口面,来得却很不容易,手下可要十几道工序。”做面做了一辈子的手艺人、蒲城挂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张升学感慨道。
年过五旬的张升学,自幼生活在日光村,跟着父亲学做面。眨眼间,已过去了四十余年。在他看来,这看似简单的制面工作,却饱含等待和念想。等待麦粒成熟,等待面粉发酵,等待阳光洗礼,一切都从等待开始。“从接到订单到做成面条,自磨面粉、饧面、抻面、晾晒,一般需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这整个过程,都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和诚心。”张升学说。
或许,你从未想到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会那么美。盐水和面,历经饧面、盘条、绕条、二次饧面、拉条、三次饧面、上杆、二次拉长、下杆和切割包装等十多道工序,万千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的塑造。朗朗晴空下,一排排面条泛着淡白色的光,恰似一扇扇银丝门帘,将质朴跟优雅完美展现。
每一个步骤,做面人心里都放着一份工整的时刻表,就像是人与面的约定一样,发酵的时间多了或者少了,做面的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
张升学说,蒲城手工挂面之所以能保持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无外乎打上了当地独有的“地理胎记”。当然,这个独特的地理胎记涵盖了水土、气候、时令、人文等一切囊括生产和生活的元素。蒲城手工挂面的制作,因节令更迭,配方、晾晒时间往往也会稍作调整。从头年10月到来年6月,是制作挂面的最好时节。张升学说,这项手艺看似简单,可是要想学精,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一切都需要拿捏。比如和面时的手感、空气的湿度、晾晒时间的长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工挂面的口感和品性。除了不可或缺的盐之外,蒲城手工挂面让人津津称道的好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水质和优质小麦。当弹牙的精白面粉遇上清澈的地下水,和出白亮、筋道的面团,也有利于挂面抻拉。“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这做面的手艺活也是要讲究‘水土\’的。用咱当地出产的麦子磨粉做面,口感更劲道。”
从发愁没什么吃,到发愁吃什么,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的餐桌变得越来越丰富。挂面,这个曾拥有独特魅力的美食,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面临着同一个问题———“生存危机”。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可古老的传统手艺仍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不能也不应该让它们“死亡”。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财富,让挂面这种美味,依旧有滋有味地“活”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无疑是张升学们的共同心声。“我家祖辈都是做挂面的,我父母亲靠着这门手艺养育了我们一家人。我们兄弟五个人学过做面,只有我还在坚持,这传家本事千万不能就此断了。”做面至今,不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开门店经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这门手艺。或许正是秉持着这份传承老手艺的信念,张升学制作的挂面在当地颇有名气。“卖得最多一次有700多盒,一盒售价50块钱。”也正是因此,在2015年,蒲城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被列为渭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同年,他在村里开起了“老张家手工挂面制作厂”。
张升学说,自己现在生产出的手工挂面主要还是以自产自销为主。只有在接到订单后才做,夫妻二人辛苦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五十斤挂面,费时又费力,也只能赚个辛苦钱。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如何让这门传统手艺璀璨“绽放”,张升学自有打算。“我现在给村上愿意学、能学的人免费教授挂面制作技艺,想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同时,还准备扩大挂面厂,带动村上的贫困户学做面,千方百计把这手艺传下去,守住这来自乡土间的经典美味。”
(作者:黄河金三角网)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