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红潮澎湃掩斗牛

四川日报 2019-06-01 06:26 大字

杨虎城,1893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秘密杀害。,杨虎城:红潮澎湃掩斗牛。

走进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杨虎城将军陵园,肃穆庄严,迎面斜坡上镶嵌着“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八个大字。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杨虎城就长眠于此。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杨虎城参加陕西民军,投身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讨袁战争。1924年,杨虎城加入国民党。1925年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他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主张联共,聘请共产党员魏野畴担任他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的政治部主任。从此,一直和共产党人保持良好的友谊。

在此期间,杨虎城目睹了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又受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鼓舞,挥毫写下:大陆沉沉睡已久,群兽无忌环球走。骨髅垒垒高太华,红潮澎湃掩斗牛。

1927年,杨虎城任国民革命军联军第10路军总司令,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4师师长。1930年任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秘密支持中共西北特别支部的工作,主张联共抗日。1933年,与进入川、陕的红四方面军订立互不侵犯的协议。中共中央进入陕、甘后,他秘密接见中共代表汪锋,表示完全赞同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达成与中共联合抗日的协议,中共中央于1936年秋派张文彬为驻17路军的代表。

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同张学良顺应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要求,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并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到西安帮助张、杨正确解决了事变。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全国抗战爆发后回国,随即被国民党囚禁长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秘密杀害,时年56岁。

1950年2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葬杨虎城于西安南郊少陵原畔,并建立杨虎城将军陵园。这里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新华社记者李浩(据新华社西安5月22日电)

新闻推荐

临潼交警救助被困司机

临潼交警及时救出被困司机并送往医院。李兴文本报记者梁勤侠回想起5月8日发生的惊魂一刻,渭南市蒲城县跑货运的张师傅...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