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美丽乡愁 陕西小城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陕西日报 2018-02-27 06:43 大字

本报记者陈圣强通讯员苗少峰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穿梭,你会觉得自己像蚂蚁一样卑微和无处不在的压迫感;在旷野农家的村庄里生活,你又会觉得自己脱离了整个世界和莫名的孤寂。城市装不下肉身,农村装不下灵魂。这世上还有没有一处既可畅享城市的便利,又可在内心中找到那一刻安宁的地方?

在竹林关镇、在烟霞镇、在玉山镇……通过生活在这里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特色小镇,使他们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帮咱们重新找到理想的归宿和生活的本真。

近年来,陕西先后实施“千村百镇”“关中百镇”、陕南陕北各50个镇和107个重点镇建设,致力于探索出符合陕西实际的小城镇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陕西审时度势,收紧拳头,择优培育35个有产业优势的镇为重点示范镇,31个有历史底蕴的镇为文化旅游名镇,“两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差异发展,一强一美,在渭河两岸、黄土高原、秦巴山区迅速孕育出一个个璀璨明珠。国家住建部编印下发《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向全国宣传推广,14个镇命名为全国特色小镇,19个省(市、自治区)来陕考察,陕西小城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66个小镇分布在三秦大地,如何才能做到差异发展,多层推进,不出现新壶装老酒情况,经过这几年的实践,陕西探索了以建制镇为主体、政府强力推动、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机制。

在培育目标上,陕西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则,明确到2020年,重点示范镇建成县域副中心,成为农民进镇创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文化旅游名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观光富民小镇,成为农民脱贫和承载乡愁的重要平台。在政策支持上,陕西重点示范镇给予每镇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每镇1000亩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文化旅游名镇给予每镇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每镇200亩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在建设要求上,陕西重点示范镇突出“加快建设新区、改造提升老区、发展产业园区、整合镇域社区”“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创建县域“城镇、经济、服务、文化”四个副中心;文化旅游名镇突出“构建传统形态、传承多元文态、打造宜居生态、丰富旅游业态”“四态并举”齐头并进,加快特色街区和高A级景区“两区”建设。

脱贫攻坚的助力器

全省一半的重点示范镇和三分之二的文化旅游名镇处于贫困地区。6年来,陕西在“两镇”建设中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发展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在群众收入水平、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生态环境保障方面明显高于普通乡镇,不少镇成为经济发展明星镇、美丽乡村标兵镇、群众就业中心镇、现代农业示范镇、商品物流集散镇,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拓展了途径。

“两镇”建设以来,全省35个重点示范镇累计完成投资711.79亿元,带动镇区人口增加60.53万人,解决7.26万贫困人口就业问题。31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完成投资160.93亿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万余人,吸引3.1万人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全省还建设移民搬迁安置房880万平方米,使10余万户生活困难群众“进得来、留得下”,实施危房改造0.6万户,近2万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镇均建有幼儿园3.2个,小学2.1所,中学1.7个,资助贫困学生6.4万人,有力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不失学。全省重点镇建设累计开发0.8万个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并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发展农村电商,帮助农产品顺利交易。

县域经济新载体

“重点镇建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月24日,家住礼泉县烟霞镇山地村的于免义高兴地说。这两年镇上不仅新建了道路、学校、敬老院、供水管理站、旅游接待中心、商务酒店等,还围绕以唐昭陵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以袁家村为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游和文物游,大家的收入是稳步提升。

全省通过镇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等政策,各类生产要素不断聚集。35个重点示范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271亿元,先后引进大中小型企业310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5家,比亚迪、双汇发展、中航工业、农夫山泉等大型企业积极进驻,吸纳非农就业人数45.05万人,重点示范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05%。

31个文化旅游名镇抢抓全域旅游机遇,抢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大旅游高地”制高点,迅速带动法门寺佛都文化、黄陵先祖文化、礼泉帝陵文化、楼观道教文化、武侯三国文化、留侯西汉文化、照金红色文化、文安驿知青文化、壶口景观文化、横山边塞文化、陈炉耀瓷文化、青木川影视文化等文化旅游产业带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536亿元,吸纳非农就业人数18.96万人,其中旅游从业人员6.18万人。

蒲城县孙镇重点镇建设以来,道路硬化、绿化,雨污分流,卫生治理完善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蒲城县孙镇镇党委书记潘向阳说,重点镇建设不仅给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打通了群众致富路。

总策划:李伟

策划:姜冯俊樊彦彬黄怡

统筹:韩秀峰徐建梅

执行:王敏

编辑:康传义郑栋李蕊

陈圣强王帅万君

郑凡王艺霖宋星辰

惠秀燕李芝利王娜

版式:王珊杜燕

校检:郭梅陈慕峥刘小英

新闻推荐

一失手成千古恨 因家庭琐事致他人死亡 蒲城男子被快速抓获

本报讯(记者王军锋通讯员吝敏)“雷霆2018·华山一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蒲城县公安局攻坚克难,缜密侦查,快速侦破“1·22”故意伤害致死案,及时消除了社会治安隐患。1月22日11时33分,蒲城重泉路派出所接...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