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蒲城 小香菇成脱贫“幸运伞”

三秦都市报 2018-01-22 02:26 大字

香菇合作社工作人员查看香菇生长情况

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蒲城县洛滨镇马湖村旁的怡农香菇产业园,整齐的食用菌大棚一个挨着一个,温暖的棚内密密麻麻的黑色菌棒袋上下层层分立井然有序,上面生长着无数朵肥硕的透着香气的黄褐色小香菇。谁能想到,这小小的香菇,却托起了脱贫致富的“幸运伞”。

59岁的洛西村贫困户王宝林正忙着采摘香菇。他的妻子身体不好,家里传统的庄稼作务方式很难赚到更多的钱。去年9月他来到怡农香菇产业园务工,每天采摘近500斤香菇,平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和王宝林同村的贫困户张志成、汪凤英两口子承包了2座菇棚,邻近的永信食品公司按保护价协议进行收购,年纯收入达2万元。

近年来,蒲城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每个贫困村提供30万元,在全县推行“村党支部+经济合作组织+群众”产业扶贫模式。洛滨镇把马湖、洛西、寺庄等8个村组建成“利益共同体”,利用辖区果木资源丰富、日光充足等自然优势,先后投入产业扶持资金240万元建设怡农香菇产业园,去年已建成标准化香菇棚32栋,每年可采摘5茬,年出菇约60万斤。镇上指导成立了怡农香菇合作社,贫困群众可自愿采取“入园务工、承包经营、入股分红”等不同方式获得经济收益,当前已有近百户贫困群众与合作社签订了产业对接协议。

一朵朵美丽的“香菇伞”,成为贫困群众脱贫道路上的“幸运伞”。马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克跃告诉记者,通过“村党支部+怡农合作社+群众”的形式发展香菇产业,全村有55户贫困群众已经实现脱贫致富。

贺军栋 张锋 本报记者杨晶

新闻推荐

曾经错过的那颗白兔糖 渭南华清培训学校西一路校区八年级 田茗月

漫画/张永文一场皑皑白雪让这个冬天多了许多灵动,亲爱的读者们,我们的“作文”版面仍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优秀作文,主题不限,欢迎家长及教师向我们推荐学生的优秀作文,来稿时请注明个人信息。投稿邮...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