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关中帝王陵》之 唐文宗陵
曹树来告诉记者,箭杆岭村所在位置,就是传说中的龙怀里。
章陵
章陵东门阙遗址。
章陵南门外石人。
■记者 金石 文/图
【与陵为邻】
“躺在龙怀里”的箭杆岭
唐文宗章陵紧东侧,为富平县宫里镇雷村九组,即箭杆岭自然村,系距离章陵最近的村庄。
“我们村的人认为,我这地方风水好。”箭杆岭村何宏平说。
不光箭杆陵村人自己这么认为。富平县齐村镇支沟村杨云发告诉记者:“箭杆岭,皇上看上的地方,当然风水好。”
“我们村是个长寿村”
箭杆岭村人关于当地风水好,能说出一系列具体的现象。
倚永奎说,他们村风调雨顺,没有过大灾害,没有下过冰雹。虽然和周围村相比地势高,但周围村下冰雹,他们这也不下。风也小。个别年有些霜,也比邻村少。
在曹树来记忆里,自古以来他们这里平安,很少发生事故;村民关系和谐,没有听说村里有犯法被公安局拘留的。
岁曹全志说,村里考上大学的不少,恢复高考以来,考上的有二三十名,和周围村相比,偏多。
“我们村是个长寿村。”何宏平告诉记者,他们村四百二十人左右,但岁以上的老人将近名。曾经出过多名百岁老人。
张淑琴的母亲年月去世时岁。他们村还有一位和张淑琴母亲同岁的老人,也是年去世的。
倚永奎说,他父亲活了岁,年9月才去世。曾祖父活了多岁。他们村出去工作的,退了休大部分都住回来。
在箭杆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曹树来,虽然已经岁,但身体健壮、精神矍铄,在前边给记者带路,山上山下地跑,利索得像个小伙子,记者在后边跟不上。
“射箭选的穴位”
关于箭杆岭村名来历,当地有个传说。
热心当地文化的富平县曹村镇土坡村南志秀、箭杆岭村岁老人何彦俊等告诉记者,传说过去给皇帝选陵墓穴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两位风水先生在自己选的穴位上埋东西,如果两人埋到一块了,就是好穴位;一种方法是射箭,箭杆插到哪,就定在哪。在给唐文宗选穴位时,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因为箭杆插到这座山头,所以叫箭杆岭,村名因此也叫箭杆岭村。
曹树来听传说,他们村的老户原来就是守陵人。过去陵四门以内都属于陵地。守陵人种陵地不纳粮,但这山上枣刺多,每年到六月份,纳些枣刺,运到县衙门,衬监狱围墙。箭杆岭的曹姓,原来住在雷村一组西边。在很早以前建皇上这个陵的时候,箭杆岭因石头多,没有人烟,土地荒芜。一位风水先生给他的先人说:你不要看你这儿平,箭杆岭是石头窝窝,但箭杆岭风水的确好。他的老先人便告别其他9兄弟,搬到箭杆岭。
“箭杆岭是条龙”
关于箭杆岭风水为什么好,当地也有传说。
曹树来说,传说很早以前,箭杆岭是条龙,箭杆岭东边的山还是条龙,两龙中间、雷村街道南有块小土包,是颗宝珠。二龙在这里戏珠。后来宝珠得了病,天宫令凤凰噙九莲灯给神医带路来诊治。在箭杆岭东南有座凤凰山,山上有九座山头,就是九莲灯。神医给这个宝珠动手术,划了一刀,结果没有救了宝珠。这颗宝珠就成了个形状像城的小土包,人称疙瘩城。从疙瘩城到南边宫里的杨窑沟,就是神医动手术留下的刀痕。因为宝珠死了,两条龙都把头扭到一边。箭杆岭这条龙头本来朝东,扭向西,因此章陵西边那个地方就叫西扭,后来念转音为西陵。东边那条龙卧下去了,那地方就叫卧下坡,后来念转音叫卧家坡。当地还有个口诀:远看雷村雾腾腾,近看雷村赛北京。东边一条龙,西边一条龙,中间夹个疙瘩城。章陵正好在箭杆岭这条龙的口里,箭杆岭村则躺在龙怀里。
经济上还是不如平原村
曹全志告诉记者,说箭杆岭村风水好,是因为地形是个簸箕形状。
记者现场观察箭杆岭村地貌,其位于箭杆岭南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朝阳。这是所有山区人理想的居住环境:三面的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流,而南面阳光照射充足,冬季既温暖,又杀菌健身。
箭杆岭村倚占奎认为,从居住上说,这儿环境好,但毕竟没有水源,没有企业,经济上还是不如平原村。
雷村村支书党岗说,正是因为这里干旱,箭杆岭被后人念转音为焦干岭。
记者从倚永奎、曹树来等处了解到,这里小麦亩产多公斤,大约是平原水浇地的一半。因为干旱,一年只能种一料小麦,不能种苞谷。
曾在外边参加工作、到过许多地方的何彦俊说,他们这地方靠天吃饭,天不下雨,收成就差得远。解放前他们这里都住的窑洞,现在国富民强了,才盖起平房。
陵墓择穴位,主要考虑避免被水淹,这不能完全满足人居住、生活要求,因此陵墓所在地并不一定是人居住的理想场所。
据了解,箭杆岭村人重视孩子道德教育,加之位置偏僻,受外界影响小,因此人忠厚老实、遵纪守法。这是他们平安的根本原因。
“群众生活基本上没受影响”
如果从眼前经济收入考虑,章陵影响了箭杆岭村民的经济收入路径。
曹树来、曹全志等告诉记者,箭杆岭山上的石头用于石刻好得很,是黑色的,称为青玉。他们这里的老人用这里的石头做枕头,能泻火。自古这里就有开山取石的。实行土地责任制以后,私人开采很多,从用手扶拖拉机运输,发展到四轮,越开规模越大,最多时他们箭杆岭全村一天采石收入达到两三万元。为了保护章陵,十多年前被彻底禁止。虽然对群众收入有影响,但是村民通情达理,认为这是国家政策,而且通过政府宣传了解到,文物一旦被破坏不能再生,不是拿金钱能买来的,所以不再在箭杆岭取石了,转而大力发展花椒和柿子产业,有车的村民到其他地方搞运输,因此群众生活基本上没受影响。他们现在收入主要靠花椒和柿子。全村多户总共种花椒五六百亩,一般人家一年花椒收入可达一两万,有的一年卖三四万元。今年柿子产量虽然高,但由于国家搞互联互通,富平县政府宣传也搞得好,因此价格好,销得快。现在社会好得很,的确好。
“以前这里保留有大量石刻”
由于章陵在这里,箭杆岭村村民自然而然了解到大量帝陵文化。
岁张淑琴说,过去陵上有石人石马,她小时候拾麦时,经常和其他娃们骑到石马上。
何彦俊、倚永奎等告诉记者,章陵过去南门有石人近尊,石马十七八尊,还有一尊石鸵鸟、一个八棱石碑(即华表)。八棱碑磨得很光,能反射出人影,也很高,要把头扬起来才能看到顶。北门有两行石狮、石马、石羊等,总共也有二三十尊,因此叫石马行,但都半截陷进地下。东门有一对石狮,高有一米七八。“文革”期间,红卫兵把石刻当四旧,用炸药炸了一些,八棱碑、鸵鸟等一些石刻陷入地下。现在地表能看到的就是一个没有人头的石人。
曹树来说,他小时候,陵上的城墙还有三五十厘米高,他脚要翘高才能过去。现在已看不到了。过去陵南有个碑楼,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大跃进时期,把碑楼的砖拆下来盖了公共食堂的烟筒等。“文革”期间墓碑又被推倒,摔成三节。上世纪年代,生产队在山下挖石块卖,发现大量加工痕迹的石头,村民认为是章陵墓道口的石头。生产队解散后采石时在半山腰挖出了墓道口,大家才知道之前挖的石头,是当年凿墓道封石切下的废石头。他们看到,章陵封墓道是一层方石,一层山渣(山坡上的石子和土)。而且这些石头,和当地山上的石头一样。当地不仅有许多关于章陵的传说,群众对许多现象也有一些推测。对于章陵山顶上的土层,当地人推测是建章陵时从北边山下运上来的。
“如果把那些石刻都保留到现在,就值钱啦”
大集体的时候,有关部门曾让曹树来义务看护章陵。后来分责任田,墓碑正好在他的承包地里。曹树来告诉记者,常有人来箭杆岭游玩,每天早晨也有附近雷村街道职工、商贩等到山上锻炼身体。箭杆岭上有香椿树、茵陈、地软等。上山的人有时顺便采些野菜。有群众问文物管理部门的人,你们说章陵价值高得很,为啥不开了。管理部门人员答复,现在不能开,有些文物不敢见空气,一见空气就风化了。现在的技术还无法把文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去年,有关单位在箭杆岭上栽了柏树。
这一栽树举动引起当地人的猜测。
何彦俊听说,有关部门要恢复章陵原貌,从县城到这儿,还要修高速路。将来几个陵都要通公路,搞旅游。他们东边的唐中宗定陵把埋到地下的石狮都刨出来,也绿化了。
倚永奎说,我这人肯定希望恢复章陵原貌,恢复了可以搞旅游。他还惋惜地说,如果把那些石刻都保留到现在,就值钱啦。
【专家考证】
起始于避讳的帝王陵号
像唐文宗陵号章一样,许多帝王陵都有陵号。
家居章陵陵区、喜爱历史的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岁曹全志认为,皇帝陵起号都有规矩,像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根据八卦起的。至于唐文宗陵为啥号章,他就不知道了。
富平县曹村镇土坡村南志秀认为,像唐丰陵一样,章陵也是取了一个吉祥的意思。
帝王陵号到底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乾陵是因为位于长安西北而名吗
1月6日,曹全志告诉记者,他从一本书上得知,乾陵在长安西北,而八卦定西北方位为乾,所以叫乾陵。
乾陵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向阳认为,关于乾陵的名称,可能是唐高宗李治生前尊号为“天皇”、“天皇大帝”、“天皇大圣皇帝”,而《易经》称:“乾,天也”,皇帝有“天子之贵”,所以埋葬天皇大帝的陵地自然就称天陵了。又《八卦》有“乾为天,坤为地”之说,即乾是天的雅称,故乾陵就是天陵。至于这座陵园恰好“地处长安之西北隅,故曰乾陵”,实属一种方位上的偶合。
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原副处长陈安利所著《唐十八陵》一书中称,这种以方位定陵名的说法,乍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因为在长安西北至东北方向,还有几座唐陵,却再未见用八卦中的坎、艮、震、坤、离、巽、兑命名的情况。我国古代数百座帝王陵,也均未有以八卦方位命名的例子。
秦始皇借用山名作为自己陵号
秦始皇陵的陵号也不是用八卦方位定名,而是借用山名。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宽所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一书中称, 秦始皇把自己的坟墓建筑在骊山脚下,借用山名作为自己坟墓之名。《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就是说用穿凿治理的方法建筑“丽山”这座坟墓,并不是把原来的郦山穿凿治理成坟墓。秦始皇陵出土有铭文“丽山园”的铜钟和刻文“丽山”陶器、陶片,说明秦始皇陵就叫“丽山”或“丽山园”。
《临潼县志》载:商代本县境曾有丽国,设置丽城。西周为骊戎国,设置骊戎城。秦王嬴政元年(公元前年),修骊山陵。嬴政十六年(公元前年),置丽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学理亦认为,“丽山”就是“秦始皇陵”的原名。还因为始皇陵坐落于“丽邑”境内,故于“丽”旁加上偏旁“邑”才构成“郦”。《括地志》引《土地记》云:“骊山即蓝天山”。自然这个“骊山”就区别于“丽山”或“郦山”了。 至于称“始皇陵”,那是秦汉以后人追加的。
陵号里的山、水、地名
以山名为陵号的不止秦始皇陵。唐睿宗桥陵位于蒲城县桥陵镇丰山,《蒲城县志》载,丰山唐时称“桥山”。蒲城县桥陵讲解员朱建武认为,桥陵之号,很可能取自当时的山名。
除了借用山名为陵号的,还有借用水名为陵号的,如灞河西岸的汉文帝霸陵。成书于唐之前的地理书《三辅黄图》称,文帝霸陵“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
以地名为帝王陵号的就更多,尤其是西汉时期。《秦都区志》载,秦统一六国后,属于本区境内的有“平原乡,地域在本区今平陵乡一带。”“汉因秦制,基本无变。在本区境内设有平陵邑,下设平原乡”。可见汉昭帝陵号平陵可能源于“平原乡”。《汉书·宣帝纪》记载:“元康元年(公元前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由此不难推测,汉宣帝杜陵之陵号源自杜县。《渭城区志》载,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置渭城县。《汉书·元帝纪》记载:永光四年(公元前年)汉元帝“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汉元帝陵号“渭陵”,当与“渭城”有关。 有学者认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是因为所在地古称“长平”或“长平阪”,但也有学者认为“长陵”和汉惠帝刘盈的“安陵”,分别取汉京城“长安”二字。
有人提出,乾陵是因为在乾县,故有此陵号。陈安利反驳,其实不然,唐初,乾陵所在的梁山归好畤县管辖,今乾县县城一带当时还是一片荒野,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年),即乾陵建成的第二年,才分好畤、礼泉、始平、武功、永寿五县的部分辖区置“奉天县”,县治即定在乾陵脚下的今县城址。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年),奉天县更名乾州,至民国又改乾州为乾县。
法度大明、敬慎高明、出言有文的“章”
故宫博物院李文君认为,三国以后,陵号的命名就多选用吉祥的字眼了。
陈安利总结我国古代帝王陵号,认为一种是当时人根据陵墓所在地而命名,如阳陵因位于弋阳县而得名,茂陵因位于茂乡而得名等等;一种是当时朝廷的礼部大臣根据皇帝的尊号、谥号,选一些与之相应的吉利、祥顺、平和、美好的字眼做陵号,如唐太宗昭陵中的“昭”字就是一褒义词,也和太宗的尊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相吻合。根据古代谥法解释,“圣文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布纲治纪曰平,聪明睿智曰献”。观太宗一生,文能知人善任,安邦治国;武能统率千军,杀战征讨,即所谓“圣文周达”。唐代其他皇帝陵的取名,也大致如此。如高祖李渊献陵、中宗李显定陵、玄宗李隆基泰陵、德宗李适崇陵等,其献、定、泰、崇等字,都是与皇帝的尊号或谥号有关的褒义词。唐以后各代,皇帝陵号大多也依此原则。
谥法是帝王、诸侯等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品行,确定评价性称号的法则,始于西周中叶稍后。
章陵的“章”,其本义是一段音乐的结束,谥法中解释为:法度大明,敬慎高明,出言有文。
“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
有网友提出,皇帝陵号的使用从汉代开始。
从秦始皇陵的“郦山”可知,帝王陵号的使用应当更早。就目前所知,最早的为诸侯国国君陵号,如秦惠文王公陵和秦悼武王永陵。
有学者认为,独立王朝帝王陵号有个从无到有,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起初,只是为了避讳。某皇帝在世,说修某皇帝陵,让皇帝想到谁也不喜欢的死亡上,定然不愉快。秦始皇就“恶言死”。因此,起初用地名代替陵墓名,如秦昭襄王葬“芷陵”。“芷”指古“芷阳”,位于今西安东。这就像墓名称的演变一样,起初将帝王活着时预先建筑的墓隐讳地称为本指高出地面土堆的“坟”、高起的山顶的“冢”、高土堆的“丘”。用得多了,坟完全就是墓的意思了,又改称为大土山的“陵”,甚至“寿陵”。“芷陵”后世称为“秦东陵”,是一陵区,秦庄襄王也葬于此。从简单地用地名借指某帝王陵,到明确地用地名为陵墓的称号,像许多事物的发生发展一样,是逐渐过渡的,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当然,正如李文君所称,从汉高祖开始,对每个过世皇帝的称呼,除庙号与谥号外,还多了一个陵号。每一位皇帝过世后,他们的陵寝都会被冠以专门的陵号。
从用地名作为陵号,到转用吉祥词作为陵号,之间也没有一个截然明确的界线。因为地名本身也多为吉祥字词,如汉武帝茂陵的“茂”;汉成帝延陵的“延”,都属于吉祥词。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代开始,帝王陵多用吉祥词作为陵号。
关中帝陵陵号产生的影响
陵号,本来源自地名和对帝王的评价,但有了陵号以后,陵号又反过来影响地名和对帝王的称呼。
李文君称,有时,与庙号和谥号一样,为方便起见,这些陵号也会成为臣子对过世皇帝礼貌性称呼的一种。比如汉朝臣子常用长陵代指高祖刘邦,用茂陵代指武帝刘彻。为保护和祭祀的便利,从汉朝开始,有时会在帝陵所在区域设置专门的城邑,不少新设的县干脆就以皇帝的陵号直接命名。西汉在咸阳东北里置长陵县,迁关东富人5万户为高祖护陵;改芷阳县为霸陵县,为文帝护陵;改弋阳县为阳陵县,为景帝护陵;汉武帝葬槐里县之茂乡,后辟为茂陵县,为其护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李毓芳认为,那些以吉祥词语命名的陵名,不少是沿用西汉帝陵名称,其原意是源于地名,但后世统治者引申出其吉祥意义而用之,如西汉的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和成帝昌陵等,多是后代皇帝作为帝陵名称袭用。像北魏孝文帝长陵和明成祖长陵,陵名显然袭用汉高祖长陵,但其含义并不一样,孝文帝和明成祖陵墓名称可能寓“长久”之意。不过它们二者在各自陵区中所处的地位,颇似汉高祖长陵在咸阳原上西汉帝陵陵区中的地位。又如,北宋太祖的永昌陵(实则昌陵)和清代嘉庆的昌陵,均与汉成帝的废陵——昌陵的名称相同,取意却显然不同。
就后代沿用前代陵号的情况,李文君统计发现,“长”、“安”、“永”、“康”、“泰”等字,多次出现在陵号中。这其中,“定陵”先后被采用8次,“康陵”采用7次,“昭陵”和“永陵”采用6次,“泰陵”和“景陵”采用5次。
【陵主档案】
受制于“家奴”的皇帝
宦官刘克明等杀害唐敬宗李湛后,伪造圣旨,欲立唐敬宗七叔绛王李悟为皇帝。公元年1月,宦官王守澄等杀了刘克明、李悟等人,立年仅岁的唐敬宗二弟李昂为唐朝第位皇帝,是为唐文宗。王守澄等由此成了左右朝廷的权臣。唐文宗意欲与大臣宋申锡联手,铲除王守澄等势力,可不慎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到。他们诬告宋申锡谋反。唐文宗中计,将宋申锡贬黜。后唐文宗与亲信李训联手,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最终于太和九年,即公元年,要了王守澄的命。但李训又欲独揽朝廷大权,把所有宦官赶出朝廷,结果反被宦官仇士良杀了。从此唐文宗更加被动,仅能为节俭等处罚皇亲或无关紧要的官员,自叹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王,那两位受制于强臣,而他自己受制于家奴。他立唐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仇士良等趁他病重,伪造诏书废太子李成美为陈王,改立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为皇太弟。唐文宗于年初病逝。
【帝陵写真】
“把自己放在龙口里”
唐文宗章陵,位于富平县中西部的天乳山,坐北朝南。天乳山,民间俗称箭杆岭,北有北山山脉,东西两侧亦有山立,但与之均不相连,为一独立小山,较四下平原高米左右。章陵地宫并不在天乳山最高峰下,而是最高峰西南的一座山峰下。墓道口在山南侧半山腰。其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向南延伸的山梁。当地群众说,唐文宗灵得很,把自己当一颗明珠,放在龙口里。山虽不高,但站在地宫所处的山顶,挺胸南望,天高地阔;东西侧目,远山接苍天;回身北眺,雾霭迷蒙,山峦绵延;俯瞰四野,绿田环绕,半山青石拥垒;收目脚下,为两三米厚黄土覆盖,犹如金顶。章陵择此位置,当年定然费了不少心思。
记者在陵东、西、南、北看到相距地宫六七百米的几座夯土堆,想见当年陵园规模之宏大。在陵南一棵柿子树下,见到了一尊没有头、手拄长剑的石人。由于上百年的开山取石,对陵周围地貌破坏严重,远望尚可,近观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一副破败模样。
新闻推荐
1956年,作者所在班的毕业照。1952年5月,我由朝鲜战场归国回到故乡陕西,西安市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办公室分配我到西安市公营建华营造厂工作。年底新元和建华两个营造厂合并组成西安市建筑工程公司。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