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蒲城总里局留传簿
蒲城总理局巷位于蒲城县城内,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老街,因原为清代蒲城四乡五十四里田粮总局的驻地而得名,正名应为“总里局巷”,后人误写成“总理局巷”。从蒲城县档案馆珍贵馆藏档案中可窥得关于总里局的一些故事。
1990年前后,蒲城县档案馆从民间回收了一本土纸装订的小册子,名叫《总里局规簿》,毛笔小楷手抄本,约140多个页面,有1万多字。从字面上看,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蒲城县南乡高阁里正二甲抄录,主要内容是全县四乡五十四里的钱粮征收、差役支应规式及有关案例等,时期上为雍正年间至咸丰时期。首页文字曰:“差事有定例,章程不可移,支应不支应,须要循旧规。蒲城县四总里留传簿。”册子中载有四乡总里粮正三节(春节、端阳、中秋)给县衙“送礼规式”,有进县衙上下打点“使钱规式”,有民告官差的案例和知县批词,有吉林、黑龙江官兵西征给地方派差役的记载,有灾年请求粮银缓征的诉状和巡抚批词等,都很有意思。现将其中官兵西征派差支应和林则徐对蒲城荒年缓征粮银的批词摘录如下,是道光年间发生的两件事。
吉林、黑龙江官兵西征的记载:“道光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协济华州台抄来陕西八台布按二司示,今将吉林、黑龙江官兵程站里数改定,协济车辆马匹章程逐条开后。计开程站里数:潼关至华州一百一十里,华州至临潼一百三十里,临潼至省城五十里,省城至醴泉(今作礼泉)一百二十里,醴泉至蓝泉九十里,蓝泉至邠州(今彬县)一百一十里,邠州至长武九十里,长武至甘肃一百里。潼关第一宿,车三百辆,马三百四十匹。潼关,车一百辆,马一百二十匹;大荔,车一百辆,马六十匹;朝邑,车一百辆,马六十匹;韩城,无车,马三百六十匹。华州第二宿,车三百辆,马三百六十匹。华州,车六十辆,马八十匹;渭南,车一百辆,马一百四十匹;蒲城,车八十辆,马八十匹;澄城,车六十辆,马六十匹……”
林则徐对蒲城因灾缓征的批词:道光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蒲城荒旱饿死人,四乡总里两次具禀知县张肇元(前任)、沈功枚(后任),前者批示“春征尚早,未便预为上陈”,后者批示“据呈不堪毕览,本县已禀求上宪,请缓阖邑春征”。但省上批复迟迟不见下达,四乡总里在情急之下,仰仗邑绅王之谦、王绂、窦端、杨兆春、原印玉等,直接上省禀报,面恳蒙批。巡抚林则徐亲自接案,作了以下批示:“据呈恳缓征收等情,查该县应纳本年粮银,昨据县禀请缓,已饬委员前往会勘。其应如何缓征之处,俟委员等勘明确切详复,至日再行核办。”最后核实,缓征得以实现。
(蒲城县档案局供稿)
新闻推荐
县委常委班子列出整改事项40项,落实40项;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列出整改事项61项,落实61项。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类会议减少21.7%,文件压缩30%;“三公”经费下降35.91%。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蒲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