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实事干好干实 让渭南高新居民更幸福有奔头

华商报 2022-03-28 02:28 大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渭南高新区持续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根本目的,不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把建设“美丽高新、宜居高新、幸福高新”作为各项民生工作的出发点,持续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完善设施建好美丽城市

民生工程跑出“加速度”

走进渭南高新区,沿街高楼鳞次栉比,柏油马路整洁通畅,城市夜景流光溢彩……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剪影无不诉说着高新变化,彰显着美丽高新的魅力。

渭南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先后实施了供水、排污、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民生工程跑出“加速度”,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饮水安全,是一座城市最基础的民生工程。为了不断改善辖区居民饮用水水质,保障饮水安全,渭南高新区高质量实施自来水厂水质改造提升工程,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8万吨/天增加到3万吨/天,可满足渭南高新区近五年的用水需求;聘请专业队伍对水源井进行清洗维修、对3座蓄水池进行清洗、对15眼水源井所有室外变压器高压部分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供水设施稳定运行。同时,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及末梢水样进行指标检测,确保持续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让群众真正实现不仅“有水喝”,更要“喝好水”。

针对多年来形成的高新区水质硬度大的问题,积极推进“优质饮水”工程建设。2021年高新区投资1854.21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厂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并已于7月19日正式启用,极大改善了区内水质问题。同时加快推进完成优质饮用水源替代工程,不断实现部分地表水取代地下水,从根本上改善供水水质和群众饮水条件。

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放,是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直接关系着生态环境。为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渭南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提标改造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中间提升泵房、高密度沉淀池、后混凝池、纤维转盘滤池、臭氧接触池等九个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达到A标准限值,渭河渭富桥断面、高新区东排口入渭断面水质平均浓度达到考核要求。

同时,渭南高新区还把城市发展、环境改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将环境卫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把降污治霾作为长期性的普惠民生工程,让空气清洁普惠民生,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优良天数278天,同比增加57天。

让宜居高新更有质感

民生实事要办到实处

要办好民生实事,必须想群众之所需,急群众之所盼。渭南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全面落实新建公厕任务、聚焦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提升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硬环境。

渭南高新区全力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聚焦改善老旧小区面貌,2021年共改造老旧小区10个,涉及22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共住居民715户。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渭南高新区工行家属院此前存在道路不平、墙体老化破旧、车辆乱停乱放、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对于小区改造,居民意愿十分强烈。为此,渭南高新区对工行家属院进行了提升改造,实施了屋面防水、内外墙粉刷等主体改造工程,同步实施了道路、围墙、停车位、绿化、照明、安防监控、操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我们小区很破旧,改造后大变样,我们就和住进了花园一样,环境更美了,生活也更舒心了。”居民李先生称赞,老旧小区改造改在了居民的心坎上。

另外,渭南高新区还创新项目建设方式,以租赁和合作共建等形式,建设了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点、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设施等,不断探索垃圾分类新格局。通过这些措施,持续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积极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逐步养成。

让幸福高新惠及更多人

民生工程投入持续加大

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渭南高新区持续围绕改革、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及落实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为方便群众办事,渭南高新区率先在全市完成政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确保难点、堵点有出口,让群众、企业办事不白跑、有地儿找、有人帮,全力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渭南高新区在稳岗就业中,不断创新举措,围绕线上、线下主动搭建用工桥梁,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多元化平台。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公益专岗、特岗、临时防控公益专岗等解决就业。全面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制度,持续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全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社会治理要有成效,关键要让群众参与。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渭南高新区不断创新举措,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全区5个党群服务中心创建达标,105个小区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715名在职党员落实“双报到”,广泛开展“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社区服务模式工作。

渭南高新区打造4个高标准党建引领“居民议事”制度示范小区,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打造郑家小区“微自治”典型,在42个城市小区复制推广。建成4个智慧社区,全方位畅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渠道。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成一个日间照料中心、一个养老服务站,继续新建两个日间照料中心、一个养老服务站,补齐养老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缩减社区行政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群众水平。在金城社区推行“四社联动”试点工作,建成5个社工站、培育11个社会组织,52家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

聚焦困难群众、残疾群体、重点优抚对象、留守儿童等群体,构建立体社保体系。持续推动社会保险扩面,试点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助残爱残政策,扎实开展双拥优抚,建立落实留守儿童(孤儿)信息台帐和定期探访制度,全方位织牢群众生活保障底线。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加快中小学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250个,有效缓解辖区中小学入学难。按照“一校一特色”要求,深挖学校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及学生需求,借力本地资源,迅速形成各自的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构建起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的高新教育新格局。

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渭南高新区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等民生工程,持续在教育、医疗、养老等与市民利益相关的重大民生领域加大投入,为群众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全力打造“美丽高新、宜居高新、幸福高新”,让辖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共创渭南高新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以民生为底色 以项目建设为动力 助推渭南高新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加紧建设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从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到精彩纷呈的城建项目,从智能尖端的创新科技到心...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