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农信标兵 记“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月

渭南日报 2021-12-20 00:32 大字

省联社渭南审计中心主任赵升社看望慰问“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姜月

图①

图②

本报记者周海燕 通讯员王萍

在长期服务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和渭南经开区三区城乡的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背信用社(以下简称龙背信用社),有这样一位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为人有良心,对农民贴心,对工作专心,让群众放心”的“四心”员工,她在信合工作9年,勤学苦练,练就精湛的业务技能;服务周到,逢人总是笑脸问候;心系农民,想方设法解农愁难。她先后荣获区、市、省级和农信银业务技能、知识竞赛等多项奖章,近日又荣获全国金融工会颁发的“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这也是陕西农信系统和渭南市金融系统唯一一位获得者。她就是龙背信用社会计主管(现任该社副主任)姜月。

对工作专心

勤学苦练业务精

初见姜月,略感惊讶。年龄不大,中等个子,身形瘦削,略显稚嫩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让人很难相信这小小的身板能够蕴含如此强大的能量。但是深入了解后,又深为叹服,有志不在年高,成绩来自专心,荣誉源自汗水。

2012年,刚刚进入工作岗位,一摞摞纸币,一张张传票,一声声催促责备,让稚嫩的姜月手忙脚乱,暗自垂泪;加之参加工作不久恰逢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举行300余名员工参赛的业务技能比赛,姜月在报名参加的点钞技能激烈角逐中位列倒数第一。虽然赛后她非常失落,但好强的她给自己打气,暗暗立下愚公之志:一定要尽快啃下这块技能上的“硬骨头”。

于是,她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坚持1小时苦练点钞,从最开始的单指单张到多指三张再到多指五张。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磨破了一层又一层最后结成了老茧,点钞纸点破了一沓又一沓;为提高点钞的速度和准确率,她向同行和联社点钞能手请教点钞技巧,改正自己的不规范动作。为了锻炼抗干扰能力,保证点钞时的专注,她还在点钞时有意打开音乐,每天1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9年时间,3000多小时的苦练,她从未因枯燥乏味而放弃,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倔劲,终于成为点钞的行家里手,并在历次各级举行的业务技能大赛中连创佳绩:2015年在省联社举办的业务技能比赛中荣获“多指多张点钞”第二名,并打破渭南办事处和省联社单项记录;2017年在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举办的手工技能比赛中,荣获“优秀奖”;2018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农信银业务技能比赛,获得第三名,为省联社荣获该项比赛“团队一等奖”作出了贡献。

在苦练业务技能的同时,姜月还专心学习业务知识。她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学习《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基本制度》《会计实务》等各类制度办法,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各类新业务新系统,不断完善自己在柜面服务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合规、风险和大局等意识和专业素养。业余,她还自学了《个人理财》《个人信贷》,并顺利考取了银行职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

2018年,年轻的姜月凭借娴熟的业务技能和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被聘为龙背信用社会计主管。2021年10月,表现突出的姜月又走上了龙背信用社副主任的岗位。

让群众放心

细心周到服务优

农信社的柜台服务对象大多数是老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鲜有使用自助设备的,还经常忘记密码,十分依赖人工服务。对待这些老人,姜月在接待中从来是“叔叔、阿姨”不离口,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张平易近人的笑脸,一杯热茶,对一些因患病无法到社办理业务的老人,姜月就带着柜员上门服务,老人们都叫她“笑笑的小会计”。

老人信息闭塞,容易轻信,姜月还经常帮老人管住“钱包”。曾经有一位老人由两个人陪着到龙背信用社柜台上支取大额现金,但是没有按规定预约。由于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受害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值班的姜月便细心地询问大爷取款用途,大爷吞吞吐吐不肯说明取款原因,并对姜月的询问表示不满。当姜月苦口婆心地把以前发生的诈骗案例讲述给老人后,老人将信将疑地把自己女儿的电话告诉了她。姜月迅速拨打电话沟通,得知老人的家里暂时不需要大额现金,她就动员老人的家人与老人反复沟通,最后才知道是非法集资的人以高息诱惑老人来取钱。姜月耐心地给老人讲了非法集资的风险和弊端,老人最终放弃了取款的想法,并让她给存单做了变更。在送老人出门时,老人开心地说:“要不是你这个女子,我差点上当了!”

对农民贴心、有良心

为农解难到地头

10月,经过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公开竞聘,以优异成绩和良好口碑走上副主任岗位的姜月,她把自己对群众服务的热情又用到了支农服务上。她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中,调查了解需求,解决农户发展资金需求。

今年秋季,渭北遭遇罕见的秋淋天气,给当地主导产业——葡萄采收和销售造成一定影响,这让姜月十分牵挂龙背信用社支持的李郁蔚等葡萄种植户。尽管天寒地冻,她还是时常去葡萄地走访。

“叔,在地里忙着哩!”周末一大早,姜月一边笑着打招呼,一边猫腰走进李郁蔚的葡萄园(下图①)。

“天气冷!来了就到屋里坐。不敢进这儿,这地里刚施完鸡粪,小心把你鞋踩脏了。”正进行葡萄树冬管的李郁蔚,赶紧摆手劝道。

6年前,李郁蔚种植的80余亩葡萄需要更换品种,再增加20亩种植面积,由于手头资金紧就想去贷款,可听朋友说要抵押物、担保……这些冷冰冰的概念,让他一筹莫展。无意间听乡邻说,可以到龙背信用社贷款。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龙背信用社的姜月。了解到李郁蔚的困难后,姜月很快就联系客户经理给他办理了贷款手续。6年来,在龙背信用社持续不断的信贷支持下,李郁蔚种植的葡萄园面积不断扩大,收益持续增加。今年,虽然葡萄遭了灾,但是姜月又来支持他,李郁蔚很感动,说:“你真是咱农民的贴心人啊!”

出了葡萄园,姜月又马不停蹄来到渭南宏茂通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养殖户李汉汉了解贷款使用情况。

“这些是新购买的牛,是我的希望。”李汉汉带着姜月一边参观牛棚,一边憧憬着美好未来(下图②)。现场不时传出“哞哞”的牛叫声。

陪同参观的龙背镇前进村村主任李兴文向记者介绍,“我们全村2000余人的粮补、老龄补贴等全部在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要原因是信合人受得累,耐得烦。老人支取百余元的老龄补贴、查询粮补等,这些琐碎的小笔业务,信合人都是不厌其烦微笑服务。”

李汉汉接着说:“我不会用手机银行,姜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给我教了3次,服务咱农民的热情真是‘没得说’!”

“这是咱农民的‘尊享待遇’。”姜月的一句打趣,引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笑声充满牛棚的每个角落。

接着,她话锋一转,说:“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新时代农民越来越好,希望信合越来越好!我的确很幸运!因为在陕西信合这个好平台,有联社实施的人才兴社计划,才让我们这些青年员工能够大胆作为,敢于追梦、勤于圆梦!”

近年来,在省联社、行业监管部门和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兴社计划,对青年员工成长给机会、给平台,压担子,通过机制激励、制度约束、作风锤炼、文化熏陶、价值提升等方式,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充分激发了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批又一批姜月式的业务能手不断涌现,成长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襟怀初心,实干作舟,百尺竿头,奋楫者先。“姜月是我们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年轻员工的优秀代表,今后我们联社党委将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智慧农业让农民“在手机上种田”

本报记者姚二曼任晓彤“我家种了2亩苹果,其余都种小麦,种地施肥也没啥标准,村里人咋弄咱就跟着咋弄,一年忙下来基本没啥...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