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健康渭南 打造省级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今年渭南市第六医院、渭南市人民医院和渭南市公共卫生中心医院被列入市级重点民生项目,“两院一中心”的建设,为渭南市打造省级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再添助力。
围绕省级区域卫生健康中心,渭南市扎实开展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按照三甲医院标准,新建渭南市第六医院、渭南市人民医院,新建、改扩建50个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开展医疗机构创级评等工作,持续开展省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等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两家县级综合医院创建成为三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纳入二级医院管理。以市中心医院为依托,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依托,打造省级生殖健康中心;以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个性化专科医院为补充,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围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推进“健康渭南”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医联体内部一体化管理,健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多渠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入实施“健康渭南”行动,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健康县城”“健康细胞”建设,使“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健康指标持续向好。
乐养宜居 健全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秋日的傍晚,凉风习习,72岁的张俊侠正坐在养老院的书亭里看书,不时和其他老人交流着书中的内容。让人很难想象,她是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
“去年张阿姨刚来的时候,刚吃了饭又要吃,吃了的药也不记得。”市景华医养院院长杨景然介绍说,张阿姨曾一天给儿子打了几十个电话,导致她的儿子也没法去上班。杨景然坦言,往往这类老人居家养老时,既无法获得良好的专业治疗,对家庭来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为了让更多像张俊侠一样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或是高龄老人享受到医养结合的专业养老服务,渭南市深入推动医养结合,加快构建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培育10家标准化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医’‘养’有效衔接,让老年人在生活上有人照管,还能享受专业的健康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杨景然对未来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充满信心。看到张阿姨病情得到好转,还经常约着其他老人打麻将、遛弯,杨景然由衷地开心。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只是渭南市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的一项内容。
渭南市正逐渐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互联网+为互动,医养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格局,形成便捷高效、普惠实用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未来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目前,全市217个新建和改造提升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全部开工,已提前完工45个、投入运营15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92%,公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覆盖率100%。13个市县两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成6个。500户适老化改造项目完工73户。全市共聘请居家和社区养老顾问200名(年度任务200名),培育为老服务志愿队伍510支(年度任务455名),培训养老护理员840名(年度任务400名)。
从幼有所教到老有所养,从基本保障到公共服务,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让渭南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十件民生实事”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渭南市各级各部门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增强民生服务供给能力,奋力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武茵茵李二娟)为稳步推进渭南市应急系统普查工作,近日,市普查办举办了渭南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