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让科学课堂更精彩 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例解读科学“问题驱动式”教学

渭南日报 2020-12-30 01:14 大字

渭南小学教师 刘娜

2017年2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后,同年9月,在起始年级开设科学课。课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即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而发展学生思维是其中最核心的素养。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问题驱动”是启发深度思考和发展思维的总思路。

在教学内容上以“问题驱动”由课内走向课外;在探究形式上以“问题驱动”促使学生合作探究;在拓展延伸中以“问题驱动”进行学科融合。让学生在玩中思考,思考中尝试,尝试中发现,揭秘更多的科学奥秘,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

课堂上如何实现?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又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因而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关键。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搜集各种各样来自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聆听和分辨,学生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听到的……教师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中创造问题情境,诱发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质疑。

问题产生后,如何进一步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合作探究时,以“物体是怎样发声的?”问题为研究目的,通过生活中的小鼓、橡皮筋、直尺等实验材料,学生们尝试敲、打、拍等方法研究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促成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科学是为了用科学,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手摸喉咙大声说话和只做口形不发声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人体的发声器官。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生活中,不仅仅带来乐趣,更学到相应的科学原理。

在哈佛大学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问题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解决一个问题不是科学课的目的,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考与奇思妙想,在诸多的现象和认知冲突中诱发出更多的质疑和想法,从而促使学生课外继续探索发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提供废弃空瓶、小石子、小豆子等,和学生一起制作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借助教学资源,适时拓展,让学科进行融合,学生们演奏之后提出“我们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月球能听到声音吗?”“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等一系列问题。

“问题驱动”的成效即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科学课堂不局限于教室,与科学社团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学生走出校园,在公园里观察树木一年四季的变化;在冬天一起给树木刷白灰,探究其原因;走进污水厂,参观体验污水净化全过程。

与学科融合,在融合中生花。

与语文学科融合。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写下了《我的水钟》《生态瓶中的故事》等一篇篇科学观察日记。科学兴趣浓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与美术学科融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植物之后,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树叶画,不仅仅是对树叶形状、颜色、结构的掌握,更是对整幅画的设计。

科学无处不在,需要用心去发现,用脑去思考,动手去探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

新闻推荐

打造宜居平安社区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渭南城区社区治理与服务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周钰捷吕洁“这几年,社区治理成效很好,以前没人管的脏乱差小区,现在管理规范,道路干净整洁,活动丰富多彩,邻里之间...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