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彩、有温度、有追求 渭南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 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

华商报 2020-11-16 01:27 大字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临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启了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新征程。全力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奋力谱写临渭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博鳌文创周

银发经济高峰论坛

打造美好生活新高地

“临渭,是一个创造银色浪漫的地方;是一个创造美好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传承友爱的地方。我们规划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大格局产业,发展银发经济,以人为本,绿色人居,产业创新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终极目标。”11月14日上午,在2020博鳌文创周渭南临渭区银发友好城市高峰论坛会上,临渭区区长李曙升掷地有声。

作为提出银发友好城市理念的城市,临渭区受到了参会专家们的高度关注,论坛在《临渭情书》悠扬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一部小型纪实专题片《临渭的银色浪漫》引入了论坛主题——临渭,一个银发友好的地方。临渭区区长李曙升从一个创造银色浪漫的地方、一个创造美好生活的地方、一个传承友爱的地方三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临渭银发友好城市注重人文关怀、美好生活和公益效应的建设理念,并讲述了临渭银色浪漫之城的美好展望。

兴城之举,始于规划。据悉,2019年11月,临渭区委、区政府经过充分调研,立足南塬资源禀赋,提出了以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在南塬打造以“银发经济”为核心的美好生活示范区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邀请国内知名技术团队,编制的《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已获得渭南市政府批准。

基于渭南美好生活示范区未来以发展银发产业为核心的战略定位,结合渭南实际,《规划》指出,将打造“一心三区五镇”承载“银发产业”蓬勃发展。一心,即美好生活示范中心,以众创基地、双创基地为企业提供的区域载体;三区,即生态康养创新区、农业种植观光区、秦岭生态保护中医研学区;五镇,即阎村培训小镇、阳郭中草药小镇、银发康疗小镇、三张文化小镇、台塬度假小镇。

目前,临渭区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人居样板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民生幸福的标杆项目,打造大西安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争当陕西、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生活示范区。

项目签约

构建大健康产业格局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为人民谋幸福”是临渭发展不变的情怀。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11月14日,2020博鳌文创周渭南临渭区银发友好城市高峰论坛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为临渭区发展献智献策,共话发展。

论坛会上,华商报记者了解到,选择“银发经济”产业为突破口,一方面是临渭区资源禀赋,又有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等政策优势叠加。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银发经济”前景可期。而临渭区现有的资源禀赋恰好可完美地将二者“粘合”。

论坛会上,临渭区委区政府还签约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渭南分行《支持“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等四个项目。

同时,还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钰,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分别颁发了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顾问聘书。

论坛揭晓了今年6月5日启动的渭南市临渭区银色浪漫设计大赛的比赛结果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新高潮。

目前,临渭区以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基地范围内共实施双创中学、双创医院等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69.4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0.76亿元;蓝城项目已落户南塬。同时,围绕15平方公里核心区,以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信息技术为方向,策划了美好生活示范中心、银发金融产业园、商务酒店、健康运动公园、特色医养综合体等33个项目,为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专家建言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共享经济养老模式

“临渭区作为提出银发经济理念的城市,要发展银发经济,构建医养结合的发展理念,从而调整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共享经济养老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从“十四五”银发经济的“变局”和“新局”演讲中,为临渭银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后,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建筑师王春彧说,他通过此前走访全国多个城市的实地调研发现,旅居养老设施建筑在设计中,就要对健康的、活跃的老人,与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在旅居便利上有所区别,“这一点在渭南花卉苗木基地的田茂村做得很好,村庄建设中抓住了生态养老的特点,融入了农田采摘等功能,很好地吸引了老人前来旅居。”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曙升说,美好生活示范区不只是环境的美好,还必须是老年人和全年龄段的人,在美好中都能找到自己生产生活的空间,让自己生活的有自信、有自尊,体现的是包容的爱与和谐,“临渭区就是这样成为一个银发友好的地方,有色彩、有温度、有追求。”

据了解,临渭区打造“以银发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美好生活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引领性,以此为主题的美好生活示范区;二是示范性,银发产业标准建立后,打造“临渭样本”;三是产业带动经济,包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等。高峰论坛上的项目签约,也让“银发经济”成为临渭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新机遇催生新发展,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临渭区委区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共同描绘有理想、有温度的城市新画卷,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在临渭找到价值感、归属感。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指尖纵横的传统技艺

▲赶集▲破篾▲刮瓤▲编底子▲收边梁思娟摄竹篮▲工艺品梁思娟摄本报记者刘聪梅/文通讯员李军/图竹编是竹制品文...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