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为友显温情 记渭南市优秀教师、临渭区贠张逸夫小学教师贠红利

渭南日报 2020-09-23 00:5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二娟

教师节一大早,贠红利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封信和一朵自制的花。

信里写道:“科学老师,您好!我是六年级二班的张洛羽,我一直都不喜欢科学,那些知识点我几乎刚背过就忘了。直到上了您的课,燃起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您有与其他老师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还有您说话时的语气特别温柔,我一见到您,就喜欢上了您……”

与别的老师鲜花簇拥相比,这份礼物近乎有些黯然失色,但对贠红利来说,却弥足珍贵。

开学不久,贠红利对张洛羽印象不是很深,直到一周后,在科学课堂上,她给贠红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谢谢您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我喜欢您,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张洛羽兴奋地说道。

今年教师节,贠红利除了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外,还收到了一件礼物——渭南市“优秀教师”。

作为薄弱学科,如何能跟语文、数学等重点学科相较量,如何在众多老师中脱颖而出?贠红利有她的过人之处:教学成绩突出,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能跟同事共进步。

2003年,在三张镇支教期间,一个叫王彪的男孩子,因为调皮,被大家排斥。贠红利教他为人处事,辅导他功课,跟他作朋友。在她的帮助、影响下,王彪渐渐地变了,毕业作文得了满分。17年了,每逢节假日,贠红利总能收到王彪的祝福。

2011年,上初一的梁若涵,因种种原因对学习突然没了兴趣,并陷入迷茫。在贠红利的开导下,她适应了初中生活,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10年过去了,已经工作的梁若涵,每当遇到什么困惑,还是会找贠红利出主意。“老师,我现在对学习老提不起兴趣,该怎么办?”“老师,我该选什么专业?”“老师,我想回渭南上班,您觉得可行吗?”

2018年,在午饭时间,学生东东(化名)癫痫病发作,正在打饭的贠红利沉着冷静,将东东平放在桌子上对其进行胸部按压,足足有三分钟时间,孩子醒来后,贠红利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了医院。直到现在,孩子的母亲还时不时发信息给贠红利汇报东东的近况。

……

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故事,让贠红利在31年的从教生涯中交到了许许多多的学生朋友。

2010年,贠红利从带了21年的语文科目转到了科学。

“怎样着手上课?怎样才能上好科学课?”刚接手该科目,很多问题一股脑涌上来,但作为学校的老人,她并没有慌乱。她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一遍一遍反复研究课本……

“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既要教给孩子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贠红利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通一行。

因为好学、因为不耻下问,贠红利的科学课逐渐被学生们喜欢,所带班级的科学课成绩连续十年在站南办名列前茅。她个人更是获得了2011年陕西省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优秀奖、临渭区优秀实验教师、渭南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渭南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成长的过程中,贠红利并不是一个人独自向前,作为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她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对新入职或者新接手科学课程的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

白定尉便是贠红利一手带出来的科学老师,三年前从英语转到科学时,她当时不知道如何着手。“我姐当时是手把手教我,从备课、上课,到批作业、复习等等一样不落地全程指导。在我姐的帮助下,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科学这门课程了,很感谢她。”白定尉笑着说。

采访结束时,贠红利的手机响了,“贠老师,这周六中午您有时间没,好长时间没见了,想您了,我周五回渭南,见个面呗!”学生王帅发来信息。贠红利回复“可以”后,自豪地说,上至30多岁,下到10多岁,我的学生朋友是真多呀!

新闻推荐

我的创文故事|“事不大却关系民生”

渭南日报记者张向辉见习记者任晓彤“前些日子,耿书记和社区的同志对院子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你看我们楼道,灯亮了,乱贴乱画、堆...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