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文故事|“事不大却关系民生”

渭南日报 2020-09-21 17:27 大字

渭南日报 记者 张向辉 见习记者 任晓彤

“前些日子,耿书记和社区的同志对院子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你看我们楼道,灯亮了,乱贴乱画、堆放杂物的现象没有了,小区环境干净整齐,现在大家住得更舒心了,多亏了耿书记。”近日,说起创文给小区带来的喜人变化,住在渭南城区行政干校家属院的吕先生笑得合不拢嘴。行政干校家属院有3栋楼,基本上都是2000年之前的房子,以退休的老教师以及租住户为主,属于老旧小区。

吕先生口中的耿书记,就是西门社区党支部书记耿海英,这个身材高挑瘦弱的女子干起工作却是雷厉风行。耿海英所在的社区包含15个小区且全部是老旧小区,除了两个有自己的物业以外,其余几乎都是“三无”小区,而社区中只有9名工作人员,且全是女性。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在她的带领下,她的巾帼女团穿着红马甲,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楼底下的煤棚也面貌一新,咱这的租户比较多,地下室煤棚外面堆积了很多之前租户扔的床、沙发、桌子,有的都堆了十来年了,这几天多亏咱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红马甲志愿者,杂物垃圾全清理干净了。”同住在行政干校家属院的肖女士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连连称赞。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所有楼道墙壁粉刷一新,楼道里的灯也亮了起来,院外规划了非机动车车位,消防通道也畅通了。在院子门口,社区专门设置了公告栏,以往小广告满天飞的现象得到整治。

与肖女士一样,家住滨河大道育红中学家属院的赵先生深切地感受到,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给居民带来了文明和秩序。而他和耿海英还有一段“不打不相识”的缘分。

创文期间,家属院的一些住户仍把楼道据为自家用地,用作杂物堆放,影响了其他住户出行不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育红中学家属院1号楼楼梯下四五个破旧箱子一直无人认领,耿海英带着社区干部上楼连找了30家住户,才得知箱子可能是3楼赵先生的。贴通知、上门劝导10余次,赵先生仍没有任何行动。不得已,耿海英在社区专项整治行动时将这些乱堆放的杂物全部清除。没想到赵先生立刻出来阻拦。耿海英耐心地向赵先生讲解乱堆放杂物的弊端,讲清小区环境变好的意义。耿海英以真心换真心,赵先生的态度逐渐转变,也主动参与到小区改造中来。

“说来太惭愧,当时就憋着一口气。其实那堆东西我也没什么用,我们应该支持创文工作。”回忆起那天的事情,赵先生面露羞愧,而今,赵先生也在耿海英的影响下,当起了自己楼道的志愿者,垃圾分类、安全巡防、文明劝导等工作都有他的身影。

“做好细节,做好小事,才能让群众满意。”耿海英告诉记者,该社区在创文工作中,注重从细节入手,对道路和居民楼院等进行综合整治。社区还对辖区内违规建筑进行拆除,增设停车位,修补破损路面,对裸露黄土进行绿化,提升社区居住环境。

同时,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和文艺进社区、健康进社区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耿海英还充分整合共驻共建单位和包联单位资源,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吸纳社区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等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号召所有社区居民加入创建队伍。

“让社区越来越好,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耿海英一直以来的初心。她每天奔波于小区居民之中,凡事都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遇到难事、险事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她把时间都交给了居民和社区。“儿子今年高考,这些年对儿子亏欠很多,有的时候都是儿子给我做好饭等我回家。”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社区工作者,她和她的巾帼团队奋战在抗“疫”前线,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做的事不大却关系百姓民生,所以一定要做好。下一步,我们社区还要整合利用好资源,把工作做实做细,多做一些让群众得便利得实惠的事情,让群众在社区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耿海英如是说。

新闻推荐

渭南市各县(市、区)政协秘书长工作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樊星)9月17日,渭南市各县(市、区)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旭斌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