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民脱贫致富记
本报记者李亚晓通讯员王秋萌
陈根民曾是临渭区孝义镇明星村西魏组的“能人”。说他是能人,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啥都能干,啥都会干,并且啥都干得好。
村里人说,根民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为了改变家里贫穷的面貌,他学过电焊,给人修过车,还搞过养殖和种植……
但是“能人”也有走背运的时候。2013年3月,一场意外打破了陈根民一家平静的生活,花光了积蓄不说,还借了十几万的外债,巨额债务使他们一家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同年12月,陈根民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定为贫困户,他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如果被定为贫困户,小儿子以后怎么娶媳妇,传出去这个名声多不好听。”想到这些,这个刚强的汉子留下了心酸的泪水。
“必须要改变这事实,改变家里贫困的面貌。”这是他想了一夜的结果,他说知道村里把他定义为贫困户的那天,他一夜没睡,难受了一夜,思考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阳光从窗户缝隙里透进房子,给了这个汉子莫大的勇气,他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靠着自己这双手摆脱贫困窘境。
从贫困到致富,并不是一步之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和鼓励下,陈根民说干就干,他听取扶贫干部的建议,在家里搞起了小规模养殖,地里搞起了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同时,还利用会电焊的手艺四处接活,多种经营,多门路创收。大儿媳也选择外出打工,以期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
面对困境,迎难而上。那是陈根民2014年到2016年的生活状态,这三年里,他每时每刻都在为脱贫而努力奋斗,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为了增加收入,陈根民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还要打着手电筒和妻子一起耕地。
艰辛的付出,必有丰硕的回报。2016年底,陈根民一家退出贫困户序列。退出那一天,他说了一段很平实而鼓舞人心的话:“我书读的虽然不多,但是我晓得脱贫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日子一定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坚信,有心人天不负,只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拼搏,积极向上,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脱贫后的他,并不满足现状。为了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他与妻子商议,决定发挥他们会养猪的特长,准备大规模养生猪。万事开头难,陈根民和妻子拿着不多的钱,不知道怎么开头。
正当陈根民夫妇犯难的时候,扶贫干部和村委会第一时间给他们申请到4万元贴息贷款,扶助他们扩大规模搞生猪养殖,并对他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
陈根民靠着政府给的4万元贴息贷款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修建猪舍,购买猪仔,科学喂养,这之后的几年,他一头扎在养猪这个事业上,和妻子一起起早贪黑,夫妻俩不是在田里就是在猪圈,或者是在学习养殖技术的培训课堂里。为了提高养殖技能,他从镇文化站、村图书室借回来有关资料阅读,并结交了很多养猪的技术能手,学到了很多专业技术。他为人耿直,做事认真,乐于助人,还和当地一些贩猪的生意人打上交道,在生猪销售方面也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信任,因此,他养猪的效益也十分可观。2017年规模化养殖第一年,他家出栏20头猪,当年还清了政府的贷款后还有盈余。2018年,继续加大投入,这一年他家出栏了50头猪,卖了七八万元。2019年,他们迎来了养猪收获最高峰值,养了53头猪,出栏了30头,收益达到了12万元左右。
走进陈根民家的猪舍,记者看到,他正在为他的“宝贝疙瘩”辛勤地忙碌着,清洗猪舍、喂食,他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很辛苦,但他却感觉很充实很满足。一边干活一边跟记者聊着,当问起他2019年整个家庭收入时,他眯了眯眼,仔细算起来收入账:养猪赚了12万元左右,儿子与媳妇在外打工赚了大概八九万元,家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大概能赚1.5万元左右,总计一年毛收入在22万元左右。说起今年的生活,他说,儿子还会在外打工赚钱,儿媳妇会陪孩子进城上学,他和妻子继续养猪,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明星村补选干部,大家觉得陈根民群众基础好,能为人民服务,群众便一致选举他为明星村西魏组组长,兼任村委会纪检委员,起初他还不愿意,他觉得他是贫困户,当不了村干部。但是在群众的说服下,在村委会鼓励下,他挑起了这担子。昔日的贫困户不仅脱了贫,还当上了村干部,这在当地,一度传为佳话。
当上村干部后,陈根民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平安建设巡逻、宣传扫黑除恶和禁毒、参加环境卫生整治、为群众服务解难题等,样样干得得心应手。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例,教育贫困群众,让大家激发内生动力。
回顾这些年来的经历,陈根民感慨万千。他说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他们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摘帽,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下一步,我将与村上协调,流转部分土地,大规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将自己的养殖技术也教给村民,带动大家一起共同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提高健康寿命。青春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长寿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全...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