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飘动的黄丝带”品牌 渭南市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纪实

渭南日报 2020-03-31 00:48 大字

本报记者 牛纲

编者按: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做好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的显著特征和内在要求。为进一步开展2019年,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深入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健全专职社工聘用管理机制,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全面激发教育矫治活力,以打造“飘动的黄丝带”品牌为抓手,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具有渭南特色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强化基础保障 推动社工队伍建设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以专职社工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市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就学就业、社会救助等难题,并列入深化改革项目,纳入综治考评。同时制定出台了《渭南市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经市政府2019年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

创新教育模式 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为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治质量,渭南市积极引导社会教育培训力量参与,不断探索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模式。依托基地帮教,在华山教育集团成立市级教育培训基地,率先试行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并借助“外脑”力量,聘请高校教授、知名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组建教育培训师资库,先后打造了法治教育、传统文化、心理教育、交通安全、技能培训等5个精品课程。在落实帮扶措施方面,依托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建立特殊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采取“政府买单、司法主管、社会机构参与”的模式,为有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免学杂费、免食宿费的集中职业技能培训。

探索运营模式 打造特色亮点品牌

为充分发挥渭南市社工队伍人才和资源优势,市司法局联合民盟、西北大学精心打造“飘动的黄丝带”帮教项目,依托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大力推广系列暖心活动开展。通过举办小组活动、开展义诊、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新知识,分享新观念,凝聚正能量,进一步探索和挖掘自身潜能,进而转化为自觉从善的动力。策划“飘动的黄丝带”系列之“青春再出发”“坎坷人生路”“手拉手回家”等精品项目,掀起具有渭南特色的帮教活动特色品牌,为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管理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基层治理 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在推进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县镇村“中心-办-站”三级社区矫正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基层村(社区)委会参与社区矫正日常管理,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参与配合司法所管理教育社区矫正对象,充分发挥其“人熟地近、便于管理”的优势,将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延伸到基层一线。

今年以来,渭南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在打造亮点、培树典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020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不断拓宽社会力量参与途径,持续推进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孵化专业社会组织,推动全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22年前的存折顺利兑现

本报讯(通讯员梁金凤记者周海燕)近日,工行渭南分行前进路支行来了一位客户牟先生,高兴地对大厅的工作人员说:“没想到我22年前...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