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去 我不悔”

渭南日报 2020-02-18 01:11 大字

(上接第一版)伴随着远去的汽笛声,隔离点又恢复了寂静,可这种静让人害怕。

“我们有7个人,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再来人,齐院长您还是负责后勤保障和消毒,其他人每人先管护5个人,先按照家庭成员分,再按照是否是朋友分……”曹杨的声音响起,忙碌,打破了寂静。

“苗苗,去找一些红纸,为了方便管理,我们要给每个房间编号,号码就对应这个人。”

“这些人都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我们现在物资有限,防护物资必须节省,除去必要的接触,尽量使用微信和他们联系。”

“体温先测量一遍。还有,齐院长说的对,问一下他们有什么生活需要,尽量满足。”

“小颐,一定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

……

1月28日上午,渭南市首例确诊患者的最后3个密切接触者被送到了隔离点,隔离人员的数量达到了29人。最大的79岁,最小的只有6岁。60岁以上的人就占了一半。

而在这里,从早上6时到晚上10时,医护人员的工作排得满满的。测体温、上报、发放生活物资、再测体温、消毒、重点观察……大家都期盼着,日子过得再快点。

下午1时多,正在吃饭的曹杨突然接到了一位隔离人员的电话:“大夫,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刚测了下体温,37.3℃了,咋办啊?”这是一位今早刚来的69岁老人,他的话让曹杨猛得一个激灵。

“叔,你别慌,我很快就过来。”她很清楚确诊患者的亲密接触者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意味着什么。

“有人出现发热症状,赶紧换防护服,去留观室。”当大家听到曹杨说出这句话时,很明显都楞了一下。

“发什么呆!走啊!”曹杨一边喊,一边往外跑。尽管已经有了充分准备,可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出现状况。

穿好防护服,来到留观室,曹杨见到了老人。

“大夫,我这是不是发病了啊?你赶紧给我瞧瞧。”老人焦急地说。

“叔你别急,跟我说说是什么时候觉得不舒服的,除了发热之外,还有哪里不舒服?”曹杨问。

“早上测完体温,给房子通风以后,我在窗子口透了透气,之后就有点不舒服。”老人答道。

“叔,没事,你别担心,多注意体温,不舒服赶紧通知我们,我回去先给你开点药。”曹杨安慰老人,老人也放松了许多。

回到办公室,曹杨赶紧找出国家下发的诊疗方案,她很快按照方案找到了对症的药,叮嘱护士送过去。

吃过药,老人体温很快降了下来,且之后几天也没有再发热。曹杨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巡完楼,曹杨都会拿出诊疗方案认真研究,直到凌晨两时。从第三版方案到如今的第五版,每一处改动,她都了然于胸。

14天,是一个坎。更何况要在隔离点呆够14天,不能出门,更不能串门,精神上的压力不言而喻。曹杨很清楚,对于这些留观者,缓解心理压力有多么重要。

曹杨管护的5个人是一家人,其中有一个21岁的小伙子叫王强(化名)。不像那些上了年岁的人。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因为这场疫情来到这里。

隔离点的伙食都是由三张卫生院提供的,为了方便携带,每天的饭都只有干的,没有稀的,想喝汤的时候,只好泡包方便面,就为了能喝一口热汤。

2月1日早上8时,每天例行紫外线室内消毒。曹杨给自己泡了包方便面,等着面泡开的工夫,她看了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这一看吓她一跳。

就在1分钟前,王强发了条朋友圈,上面写着:我要翻窗子离开这里!

留观室的窗户没有防盗网!

用最快的速度穿上防护服,曹杨冲进王强的留观室。这个小伙子没有跑,只是在卫生间里哭得撕心裂肺。

“王强,别哭,有啥事,给姐说。”

“姐,我想我妈了,我想我妈……”

听了王强的话,曹杨的心里好像突然被狠狠地掐了一下。

“王强,你别哭,听姐话,再忍忍,你现在要去见你妈就是害了她啊。是这,你等着,姐让你妈给你发段视频,好不?”

曹杨也有些哽咽,但这些话却让王强安静了下来。

“好,姐,我等你。”

几分钟后,曹杨回到王强的留观室。她带来了一段视频。

“娃呀,妈都好,你要把自己照顾好,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姐,谢谢你……你放心,我不跑……”王强被安抚了下来。曹杨又陪王强说了些贴心话,直到小伙子的眼泪干透她才离开。

回到办公室,桌上的那碗泡面早就凉透了。曹杨看着那碗面,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她也想家了。

时间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又很慢。可无论快或慢,这日子总是过去了。告别的这一天是2月4日。工作了9天的曹杨接到通知,今天将有新的一批同事来接替她们。她们返回自行隔离,5天后再来换班。

告别不是必须的,但至少要知情。

可曹杨没有想到,原本简单的工作交接却又让她“丢脸”了。

那是一声声的不舍与祝福。

“有你们的照顾,是叔的福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我女儿让我替她感谢你们。”“姐,你一直戴着口罩,又捂得严严实实,我都不知道你长啥样,等我出去了,我想再见见你……”

曹杨的眼眶又开始泛红,只是这次,不止她一个。

2月8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居家自我隔离的五天里,曹杨有很多时间去了解隔离点外的世界。疫情还在蔓延、防控越来越严密、无数的党员、志愿者走上一线、为这个国家贡献着哪怕是微薄的力量。

她突然有些明白了,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奋不顾身。

那是源自血脉最深处的东西,是在灾难面前为了祖国牺牲一切的精神,是众志成城最原本的含义。

2月9日上午,曹杨坐上了前往隔离点的救护车。明天就是这批隔离人员留观的最后一天了,在隔离的这些天里,没有人发病。

10时11分,曹杨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视频,整个画面只有救护车的后车窗,窗外,阳光正好。

而在几天前,她更换了她的朋友圈相册封面,那是一段话——走下去,会很苦、很累。但是不走,会后悔。(由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健康局张卿同志提供)

新闻推荐

渭南市财政局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王卓)当前,渭南市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财政和市委、市政府对疫情防控的...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