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葡萄田园 寻觅诗与远方 从“百家旅行社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活动看临渭葡萄产业缘何高歌猛进
?参加“百家旅行社助力乡村振兴”渭南葡萄产业园采风活动人员合影。
?果实饱满的葡萄让人眼馋。
?渭南葡萄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与陕西省旅游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临渭区果菜局与陕西农村报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采风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拍照采摘。
?观光旅行车载着游客前去参观葡萄园。
?渭南葡萄产业园里各种品种的葡萄。
?渭南葡萄产业园一角。
?渭南葡萄产业园内的智慧农业控制中心。
?采风活动开幕式现场。
?扫码观看相关报道
本报记者 赖雅芬
徜徉在万亩葡萄园内,看葡藤环绕成荫,葡果芳菲争艳。置身于万米葡萄长廊中,身旁的水帘长流,水雾弥漫,犹如仙境。这幅惬意的美景,这种诗意的生活,只需走进渭南葡萄产业园就可尽享。
8月23日,在渭南葡萄产业园里举办的“百家旅行社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活动中,130余名采风人员走进这片诗意田园,领略葡萄风情的同时,也感受了园区“三产”融合发展,体验了乡村旅游观光。
贤乡紫韵
酒庄文化有底蕴 主题活动亮点多
在园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墙上,“贤乡紫韵田园综合体”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导游周晓慧说:“贤乡紫韵田园综合体是陕西省首批田园综合体,主要以渭南葡萄产业园5000亩现代农业园区及下邽镇为核心,是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发展平台。贤乡,代表整个区域内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紫韵,代表园区优质的葡萄产业。”
随着激光灯的照射,大家又把视线转移到了大厅中间的一个巨型沙盘模型上。通过沙盘的集中展示,园区的欧式风情文化活动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商务康养休闲区、环湖健身娱乐区等区域内整体情况一目了然。
来渭南葡萄产业园,必去的一个地方便是三贤酒庄。这里的葡萄酒味道如何?该怎样品味?园区第一任领导阮光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淡淡的,细细的,容得慢慢嚼;不痴烈,不锥心,好在徐徐散;如风,虽微,却常来;若水,虽淡,总恒久……
“我们走的是精品小酒庄路线,所以产酒量不是很大,整个发酵车间也不大,发酵罐用的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低温冷浸渍发酵罐。随着发酵的进行,罐里的葡萄皮、葡萄酒还有葡萄籽会因为密度不同而进行分层。”周晓慧说,“葡萄皮经过处理之后还田作肥料,葡萄籽营养价值高,可专门提取葡萄籽油。”
在酒庄二楼的吧台上,来自陕西国际旅行社的副总经理秦红饶有兴致地端了一杯干红葡萄酒,细细品味之后,连连赞叹:“这酒非常不错,香醇可口,没有涩味,价格也不贵,我准备带一瓶回去。”
和秦红一样,现场大部分人对这里的干红和甜白葡萄酒比较感兴趣。他们纷纷围着酒庄负责人薛晓燕,请她详细讲解。“干红葡萄酒是去了甜味的,而甜白葡萄酒口感香甜,两种酒的味道截然不同,大家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自主选择。”薛晓燕耐心细致地说,“我们的定位是精品小酒庄,酒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真的。”
除了三贤酒庄,园区的另一大亮点是橡木桶造型的智慧农业控制中心。门口的主屏幕上,显示的是全国农眼调度平台。
“屏幕左下角的小屏对接全国农产品价格信息网,可以实时发布全国所有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右下角的小屏可以传送葡萄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信息。”讲解员高聪聪介绍,作为全国农眼调度平台在渭南市唯一的会员单位,园区目前温室大棚已完成自动化控制,根据棚内温度变化,通过智控中心发布指令,会自动打开或者关闭风机和通风卷帘。
通过屏幕南边的农业智能沙盘,近距离地看完园区的自动化作务流程之后,采风人员兴致勃勃地直奔大棚,采摘自己喜爱的葡萄。在种着“阳光玫瑰”葡萄的一座冷棚里,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宛如一颗颗绿宝石挂满枝头,引得大家纷纷合影留念。
临渭葡萄
科学种植好味道 乡村振兴大产业
关于临渭葡萄,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临渭葡萄,一年四季好味道”。而在园区种植大户李水定看来,临渭葡萄不仅是一年四季好味道,更是乡村振兴大产业。
今年60岁的李水定是下邽镇神寺村人,在园区拥有70多亩葡萄,主要品种有红提、夏黑、阳光玫瑰等。“通过园区产业带动,葡萄价格好,客商多,不愁卖,去年一年我的收入超过100万元。就拿‘阳光玫瑰’葡萄来说,我只种了5亩,去年才开始挂果,就卖了十几万元。进入丰产期之后,效益还会更好。”李水定高兴地说。
其实,李水定以前也种过其他果树,但是收益都不是很好。有时候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还得赔钱。自从2010年加入园区种植葡萄之后,李水定一家人的生活自此改观。“从骑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开小车,从农村的土房到砖瓦房再到单元楼,这就是葡萄产业带给我家的变化。”老李笑逐颜开地说,“我们一家人现在都住在渭南市区,和城里人一样。”
葡萄产业给李水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了园区的先进技术指导,老李在葡萄种植方面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他的葡萄也能卖上好价钱。老李觉得,在作务方面,还是不能用以前的老观念,而是要进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并且和技术人员勤沟通、勤交流,这样葡萄的商品率才会比较高。
和李水定一样,在注重科学管理的同时,园区最年轻的种植大户贾斌慢慢将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传授给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光讲理论知识,有些话村民理解不了。只有在园子里现场讲课,并且手把手地教,他们才能将技术记到心里。”贾斌对此深有体会。
47岁的贾斌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十几年前开始转型做农业。在他的50亩葡萄园里,有十几名当地村民和贫困户长期务工。“园区采用的是8小时工作制,男劳力一天100元,女劳力80元,都是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贾斌说。
经过贾斌手把手传授,很多村民建起了自己的葡萄园,不仅收入增加了,技术提升了,销售渠道也更加畅通了。“要想葡萄卖上好价钱,提高果子质量和管理水平很关键。通过培训,使工人的管理技术达到标准化,吸引更多的客商,大家共同致富。”这是贾斌最朴实的心愿。
临渭区果菜局局长乔少华告诉记者,自1998年引种红提葡萄成功以来,经过20年时间,临渭区葡萄面积已达26万亩,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临渭葡萄”品牌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中国最受欢迎名优果品区域共用品牌十强之一,品牌价值14亿元。葡萄,已经成为临渭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园区
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产融合大平台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清代诗人萧雄的一首《葡萄》带给人无限遐想。驻足渭南葡萄产业园,你会发现,这里的美,难以用语言来尽述。
漫步于园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满欧式浪漫风情的庄园,周围是一座座白色的葡萄大棚,红的、紫的、绿的、青的……各色葡萄挂满枝头。藤蔓上的叶子绿茵茵,在微风吹拂下,如同一波波绿浪涌向远方,令人沉醉。
“妈妈,这串好漂亮,那边还有一串更大的!”来自西安的游客朱静看着6岁的儿子不亦乐乎地摘着葡萄,也跟着笑了起来:“这里的葡萄真的很好吃,一有机会我就会带他过来采摘,而且这边经常举办少儿科普研学活动,孩子特别喜欢。”
其实,不光是采摘的人流连忘返,园区的工作人员更是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26岁的周晓慧在这里工作了将近5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在她看来,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一样,环境优美,工作氛围轻松。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武威告诉记者,按照“现代农业导向、特色小镇融合、田园风光衬托、生态景观点缀、休闲旅游融合”的思路,园区目前已建成“四纵三横”骨架路网、智能温室、智控中心、3000亩避雨设施栽培示范园、生态观光大棚、万米葡萄长廊、三贤酒庄、欧式景观区等。
“我们一直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葡萄产业园为核心,全力打造田园风光、生态果乡版的田园综合体,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增加葡萄元素。这里先后获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王武威说。
“园区培育了2000多个品种,有夏黑、早巨选、维多利亚、六月紫、金手指、阳光玫瑰、摩尔多瓦等,堪称葡萄海洋。我们刚才吃的‘维多利亚’葡萄,果肉硬而脆,味道甘甜爽口;‘阳光玫瑰’葡萄果肉鲜脆多汁,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味。”在园区的万米葡萄长廊下,导游杨智华热情地向大家介绍。
“来这之后,看到这些欧式建筑,我特别喜欢。园区面积大,葡萄品种多,我最喜欢吃的是‘金手指’和‘马奶子’葡萄。这里每年从4月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10月,非常适合进行亲子采摘和研学旅行。接下来,我们将会和园区进行合作,多开发一些周末游、休闲游活动。”坐在园区的观光旅行车上参观完之后,西安城市旅行社组团部经理王芳琴直言不虚此行。
关于渭南葡萄产业园,临渭区副区长张占权这样介绍,该园是临渭区为做大做强葡萄产业而打造的一个AAAA级旅游景区,集品种研发、技术推广、采摘体验为一体,园区按照“三生同步、三产融合”的思路,立足第一产业用地性质,采用第二产业管理模式,附加第三产业服务功能,“园区+旅游”业态日趋丰富。
“来这里,可以三月踏青、四月闻香、五月尝鲜、六月采摘、七夕浪漫、八月激情、九月酿酒、十月收获、一冬回味!”张占权热情洋溢地推介道。(本版图片由牛向阳、刘俊、郝富仓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琼实习记者任晓彤)“这些志愿者帮我们把小区里面的杂草、垃圾都清除了,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真的非常...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