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冒充领导或老师电信诈骗

陕西日报 2018-12-21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韩岩见习记者甘泉

“小李,明天你过来开个会。”

“妈妈,这是我的新号码。”

生活中,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陌生电话,如果对此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落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日,渭南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了两起冒充领导和老师等熟人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提醒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据渭南警方介绍,破获的冒充领导诈骗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侦破案件52起,涉案金额126万余元;破获的冒充学校老师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侦破案件8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今年6月16日,渭南市某单位职工李莉(化名)在高铁列车上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该单位某领导,让她第二天到一个指定地点开会。“当时骗子直接叫出了李莉的名字,李莉问,你是某某领导吗?对方就顺势说是。”12月17日,办案民警薛宏发对记者说。

第二天,“领导”再次打来电话,告知李莉他给别人送礼需要30万元,已和对方谈好,但他自己不好出面,希望李莉帮他先把钱转过去。因为当时钱不够,李莉先按照“领导”的交代,通过手机转账3.5万元,又通过银行转账16.5万元,先后给“领导”指定的账号转账共计20万元。然而,当她见到自己真正的领导后,才发现被骗了,于是向警方报案。

据警方调查,该案主犯杨某良、李某辉于今年5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组建了一支冒充熟人实施电信诈骗的团伙。他们雇用外地人打电话实施诈骗,再通过电白区本地人利用POS机将赃款套现。

内蒙古籍赵坤(化名)是该犯罪团伙雇用打电话实施诈骗的人员之一。今年5月,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入伙,每月基本工资5000元,实施诈骗成功后还有20%的提成。据了解,在实施诈骗过程中,他们会针对不同情景采取不同说法。比如,冒充领导时就直接说“小高,你明天9点到我办公室”;冒充亲属或朋友时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判断对方是否上钩则要看他的回话,对方如果说“哦,我想起来了”,就表明有戏。

在另一起案件中,诈骗团伙则利用QQ号冒充儿子和学校老师进行作案。今年3月14日,渭南市民刘梅(化名)收到一条请求添加QQ好友的信息,对方备注“妈妈,我是某某,这是我的新号码”,刘梅信以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假扮刘梅的儿子,告诉她学校正在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办补习班,自己想报名参加,一门课程的费用是1.5万元,当天14时就要交钱,并将学校“李主任”的QQ号发给了她,让她跟“李主任”具体谈。最后,刘梅交了3万元,给“儿子”报了两门课程,直到当天下午儿子放学回家她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办案民警程子恒介绍,刘梅之所以被骗,是因为对方说出了儿子的真实姓名,而且“李主任”说话的语气也很像儿子所在学校的老师。

在该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特殊渠道买到一些学校家长QQ群的群号,并盗取其中一名家长的QQ号在群里潜伏。由于很多学校家长QQ群要求家长实名备注为“某某妈妈”“某某爸爸”,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刚入群的骗子往往不会立刻作案,而是在群里潜伏一段时间,学习群里老师、家长的说话风格,为之后的诈骗做准备。

据了解,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渭南市公安局全面整合电信、金融、工商等资源,坚持打防并重,充分利用公安部电诈案件侦办平台、省反诈联动平台等预警拦截系统,积极开展本地疑似受害人预警劝阻工作,采取电话劝阻和基层派出所民警当面劝阻“双管齐下”工作模式,防止群众被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年来,渭南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78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93名,打掉团伙54个,铲除窝点90个;共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线索3403件,止付3872万元。

新闻推荐

新征程新作为 渭南高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亮”实招

本报记者郑栋通讯员周微娟高效征迁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容缺预审实施备案项目在线审批,贴心服务助力民营企业打通“堵点”……...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