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 为生命带来希望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庞新文
本报记者 贺琳
他把许多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他给了很多人活下去的希望;他努力在自己的行业领域里挑战新技术、新业务。他就是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市矿务局中心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庞新文。庞新文自1992年在矿务局中心医院外科工作至今已有25个年头,25年来他一直坚守在神经外科医生这个岗位上,对病人负责已经成了他内化于心的使命。他说,“神经外科的工作和别的科室有很大的不同,神经外科的病人大多是危重病人,这决定了神经外科急诊多,手术不能等。所以,神经外科的医生在病人有需要的时候必须立即出现,稍微迟一会,可能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25年来,庞新文也一直践行着这样的工作原则,病人随叫随到,有时候正在吃饭或正要休息,只要一个电话,庞新文就能放下自己的事情,赶到医院救治病人。他经常是一台手术熬一个通宵,节假日更不敢出去旅游,因为可能随时要为病人做手术,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他也要打电话或亲自到医院看看病人的状况才放心。因为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工作上,他照顾家庭的时间少了很多,尽管对家人充满歉意,但他还是抱着对病人负责、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履行着作为医生的职责。
庞新文不仅对病人负责,更将病人当朋友一样去关心。采访过程中,一位年轻女士来看病,她一进来庞新文就微笑着问她最近感觉好不好,有什么不舒服,心理状态怎么样。原来这位女士之前曾遇到车祸,丈夫因车祸去世,她自己头部受伤,昏迷了半个月,是庞新文的及时救治才让她苏醒并康复,这次来找庞新文是因为睡眠不好,怀疑和之前的旧伤有关。庞新文先建议她做核磁共振,看看有没有异常,同时还安慰她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能老停留在过去的阴影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睡眠。病人临走前庞新文还再三嘱咐,“有事情要及时打电话,要积极面对新生活”。他说,“有一些患者来看病,并不是他们真的就有很严重的病,很多是心理上对疾病的恐惧,如果医生用冷漠、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病人,可能会让病人的心理负担更大,对治疗也没有帮助。”庞新文用他的关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了患者的信心,和患者朋友般的关系也让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自参加工作以来,庞新文年平均门诊1000人次,手术200余台;多次参加重特大矿难及车祸的救治;他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如脑膜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等;经蝶垂体瘤切除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多次荣获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是渭南市首屈一指的神经外科专家。但庞新文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荣誉,他说,“所有的职业都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医生更不例外。”
2015年,庞新文第二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他表示,作为一名医生,不会因为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就裹足不前,今后还要不断学习,不断突破新技术,积累经验,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更多人减轻病痛,挽回更多人的生命。
新闻推荐
渭南高新区“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通过专家评审
阳光讯(孟艳玲实习记者杨泽星)3月15日,渭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组织召开《高新区“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评审。据悉,此次评审...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